「我以为自己接收到的是一个相亲节目」。
有多少观众和周深一样,在听到《音乐缘计划》这档由江苏卫视、爱奇艺联合出品的节目名称时有着相似的疑惑。毕竟江苏卫视曾经操刀了包括《非诚勿扰》《新相亲大会》在内的众多知名情感节目。1号相信,《音乐缘计划》一定会成为今年热闹的音综市场里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
数据印证了1号的判断。首演舞台播出后,CSM71城收视1.95%,CSM35城收视2.16%,均位列同时段第一。全网热搜229个,#周深只字不提唱分手后遗症#、#黄子弘凡男大唱情歌好深情#、#周深歌剧唱腔张力#、#张靓颖只听一遍歌就记住了#等话题登上微博主榜,总计获得微博双榜热搜172个,单期相关话题阅读量超4亿。短视频侧数据飙升,截至目前,抖音影视榜TOP4,官抖10W+赞爆款视频4支,破万赞优质视频超30支,短视频累计播放量破2.1亿。在各大音乐平台,《沉默的羔羊》《只字不提》《DO U》等原创宝藏歌曲更是惊艳出圈,深受网友喜爱,一经上线便狂揽QQ音乐巅峰潮流榜前三。
为何《音乐缘计划》能够实现开播即火?1号认为,解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字——
「缘」。
「缘创生态」
我们不妨从相亲行为模式出发,来理解《音乐缘计划》是如何围绕「缘」这个核心概念来进行音综的内容创新的。
所谓「缘」,它具有的第一个属性,是创造性。正是因为缘的存在,才让一对男女产生恋爱乃至婚姻关系具备了可能性。类比之,江苏卫视推出《音乐缘计划》的目的,即是以音乐综艺的形式,为华语乐坛的原创力量提供赋能,创造一个能够不断为乐坛带来源头活水的舞台。
在这里,「缘」指向的是决定华语乐坛能否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源——原创音乐。
当下,原创音乐迎来了自己最好的时代吗?是,又不是。
一方面,线上线下音乐内容生产的逻辑,均从「流量思维」朝着「价值思维」的方向转移。
在线下,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大型演出市场今年上半年继续呈井喷之势,观演人数同比增长63.35%;在线上,今年5月腾讯音乐研究院发布的《2023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显示,音乐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在华语新歌数量减少的同时,「获得市场收听」和「年播放量过百万」的新歌数量占比均有明显增长,「为优质音乐内容付费」也在消费者以及行业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共识。原创音乐,无疑受到了消费者和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
另一方面,当下音乐产业出现了一些令人忧心的状况,尤其是短视频BGM的走红让整个音乐产业朝着生产快消品的方向改变,就像先导片里歌手黄子弘凡所总结的那样:「公式化」、「格式化」、「套路化」。快消音乐的崛起,让原创音乐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埋没。
可见,当下华语乐坛存在着一个突出的矛盾:即观众对原创音乐内容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现有音乐生产机制能否不断为市场提供优质音乐内容供给之间的矛盾。
因此,《音乐缘计划》对于整个华语原创音乐生态而言,其实承载着一个非常有价值潜力的枢纽功能。
表面上看,《音乐缘计划》是原创音乐的一次集体亮相。
这意味着,从歌曲小样到成品歌曲,原创音乐既拥有了一个更大的舞台,也必须接受观众更苛刻的审视。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于冬然在《沉默的羔羊》里充满激情与力量,在刘恋的《来,走》里感受松弛与自由,还看到小柯老师带着对AI的思考创作出《最后的爱人》。从首期节目里的六首原创歌曲来看,它们的品质已经得到了歌手和许多观众的认可。薛之谦曾在节目里表示:「我平常收到过很多这样的音乐小样,但像《只字不提》《口头禅》这两首,对我来说质量已经很高了」。
不仅如此,《音乐缘计划》也为原创音乐生态的建构和完善提供了新的可能。
《音乐缘计划》的推出,为整个原创音乐领域新增了一个曝光与传播渠道。尤其是最后的首演舞台,让观众们见证了原创音乐从最初的「原石」被打磨为闪闪发光的「钻石」的全过程。节目所产生的窗口效应会对无数耕耘在创作一线的从业者起到示范与激励作用。
因此,1号认为,初生的《音乐缘计划》其实已经具备了搭建服务于原创音乐的「缘创生态」的能力。
「缘生机制」
「缘」的第二个属性,是连接性。在相亲行为里,缘连接的是两个陌生又相互吸引的主体。同样,在《音乐缘计划》里,缘构建的是一个连接歌手与原创音乐人的「缘生机制」。
在曾经的华语乐坛,众多经典歌曲背后,我们既看到了聚光灯下的歌手,也看到了站在幕后的原创音乐人。借用原创音乐人小柯的话:「一个好的歌手需要好作品,一个好的词曲作者需要好歌手,它是一个『比翼双飞』的事儿」。
因此,想要恢复原创音乐在当下华语乐坛的影响力,不仅需要让更多的原创音乐人们站到台前,更重要的是在原创音乐人和歌手两个群体之间形成一个强力连接、共同成长的纽带。
对此,《音乐缘计划》搭建了一个囊括歌手与原创音乐人的多元磁场。
在原创音乐人阵营里,既有小柯这类成名已久的创作中坚力量,也有麻润涵这类单曲播放量超10亿的年轻新锐,更将刘恋这类小众的乐队式原创音乐人包含其中。在节目里,每一个创作者的个性与创作态度显得棱角分明。
而从歌手阵营来看,《音乐缘计划》既涵盖了薛之谦、张靓颖、周深这样的乐坛顶级实力唱将,也囊括了像单依纯、黄子弘凡这类新生代热门歌手,还有刘端端这个以演员身份出道、尝试跨界发展的新星。双方之间因缘而生的排列组合,自然能够为《音乐缘计划》的舞台衍生出多元化的音乐样态。
同时,对歌手和音乐人双方来说,《音乐缘计划》是一个打破界限、平等交流、激发灵感的舞台。
薛之谦谈到了两个群体之间的共荣关系:「音乐人是把鲜花献给歌手,然后让歌手光鲜亮丽,相对来说,他们的回报没有那么多,各司其职的情况下,二者应该是共荣的。我希望在节目里可以收到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接触到很多新的制作人、音乐人,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被大家所认识」;王啸坤表示:「一直自己搞创作会比较封闭,容易陷入舒适区,能和大家一起碰撞出新的火花,是我比较期待的」。
张靓颖谈到来到节目的初衷,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歌手和作品之间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这样一个节目里,我们可以听到很多新的作品,拥有很多的创作空间,也是音乐人们互相了解的机会」。而她在首期节目里与原创音乐人杨默依的结缘,也为《口头禅》这首作品带来了新的气息。就像杨默依所说,自己原有小样里情感更多的是「纠结和放不下」,而经过张靓颖结合自身经历的演绎,「让人听到了洒脱和释然,就变得很酷」。
不论是真人秀部分的歌曲互选,还是站在美高梅舞台上的肆意高歌,《音乐缘计划》都为我们展现出音综「连接性」为整个音乐市场带来的行业价值。
「开缘效应」
缘的第三个属性,是开放性。在一段缘分里,男男女女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但是否拥有一个美好的结束,却是「缘分天注定」「随缘而安」。可见,缘勾起开端,但拥抱的是一个开放式结局。
对「缘」的开放属性的精准理解,让《音乐缘计划》围绕「开放性」这个元素做出了竞技之外的音综悬念感。
第一层提炼,来自于「选择」的开放性。
《音乐缘计划》非常巧妙地融合了情感类节目里的互选模式,并且由于「爆灯」机制的存在,使得某位原创音乐人的音乐小样在节目里允许被多位歌手演唱,原创音乐人与歌手之间并不会形成单一的「一对一」关系。例如,欧恒的作品《只字不提》就同时获得了多位歌手的青睐。在1号看来,这样的选择机制非常巧妙地复刻了当下音乐生态的现状:一个作品本身就可以拥有多个版本,哪个版本能够获得最多的喜欢,完全取决于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和时代性。
第二层提炼,来自于「创作」的开放性。
《音乐缘计划》展现了一部音乐作品从最初的小样到最终成型的全过程。对比原创音乐人最初的音乐小样,经过歌手改编之后的「成品」都呈现出了裂变式的不同。周深演绎的《只字不提》让原创音乐人欧恒觉得,「这本是一首小情歌,但周深的改编让后面的情绪推得更好,让整个歌曲上升了一个层次」;黄子弘凡最后登台演出的《DO U》版本,就用自己的故事新加了一段歌词,融入了旋律说唱元素,并且在副歌的改编上增强浪漫的氛围感。
在电影领域,那些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常常被冠以「作者电影」。而在《音乐缘计划》里我们发现,音乐作品却不存在所谓的「作者音乐」。或者也可以说,可以同时存在多个「作者音乐」。就像节目所呈现的那样,每一个创作者与歌手都能为歌曲赋予不一样的灵魂和演绎。
因此,通过对「缘」的开放性进行解析,《音乐缘计划》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惊喜:不仅让观众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感受到了来自舞台的惊喜,也通过对整个音乐创作过程里精彩与拉锯、高光与遗憾的呈现,刻画出了音乐创作本身的未知性与新奇感。
1号结语
面对一个早已非常成熟的综艺类型,平台的创作者们究竟该如何打开新的思路与空间?在1号看来,江苏卫视的《音乐缘计划》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创新的原点,必须立足于对自我优势的深刻洞察,从而通过类型融合的方式实现创新突破。江苏卫视立足于在情感类节目的深厚积淀,将「缘」的概念引入音综,平心而论,如此大胆的类型融合的确是一次神来之笔;
创新的终点,则应放置在对行业痛点的诊断与解决之上,从而帮助节目在更大的行业视域里建立生态位。如同《音乐缘计划》所瞄准的,是观众对原创音乐内容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现有音乐生产机制能否不断为市场提供优质音乐内容供给之间这个客观存在且紧迫的矛盾。可见,在创新的节目模式与逻辑加持下,音综并不是一个给华语乐坛带来新问题的角色,而是一个以综艺化形式去辅助解决问题的「益友」。
真正的创新,往往就诞生在自我观察与生态观察的视域重合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