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一瞥 | 尧克

图片
香港书展今年的主题是“影视文学”。尧克 摄
2024年上海书展开始了,还是老时间、老地方,申城依旧持续的高温也挡不住读者的热情。上海书展今年是第20届了,早已成为中国的一大文化盛事,而七月下旬结束的香港书展今年则是第34届,“从香港阅读世界”也别是一番风貌。
香港书展开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而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选址上是一样的,书展也是展览,展览中心足够大,设施足够完善,同时又交通方便。坐港铁到会展站,出站口不远就开始书展排队了,转过一个又一个厅堂,坐上一部又一部电梯,七拐八拐,有一种山重水复的空间感。最后终于来到展厅大门前,虽然已经看得到人头攒动,但只有进了门,人山人海和书山书海向你袭来,才猝不及防地感受到盛况。而上海书展,大家都在马路边上排队,还有细细的水喷雾给大家降温,可以直观到庄重的建筑和巨大的条幅,因为足够开阔,心里已经对里面的情景有预期,进去之后会另有一种从容。
如此盛况立马引发了我身为书之老饕的食欲,于是投身于一席席盛筵。像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本事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天地图书,以及明报等香港本地的新闻媒体,还有乐文等本地书店,当然要细细地看。香港书展还有台湾出版机构参加,机会不可多得,当然也要细细品鉴。至于日本、法国、阿根廷等国家的展品,因为不懂它们的语言,只能翻一翻,看看图画而已。英文类的,除了经典小说和布克奖作品,似乎是英语学习的种类更多些。比之内地,香港书展给人的感觉更国际化一些,与香港这一城市的气质是符合的。
我是拖着行李箱来的,见很多人带的是那种折叠的行李箱,排队进场之后才组装上,也很结实,因为小孩子可以坐在上面被大人拉着走。这些人普遍说粤语,言行举止有一种一家人逛商场的氛围,大概都是香港本地人。摊位上书架与书架之间的通道足够宽,不管是我的行李箱还是折叠行李箱,都可以畅通无阻。所有的书的摊位都在同一层,规模和体量可能比不上上海书展,但是胜在显得紧凑,而且免去了上下楼之烦扰。现场还可以时常见到坐轮椅的人,轮椅大都是电动的,不需人推着,可以自由穿行,足见书展的人性关怀也做得足够好。
我曾经在上海一家出版社工作过,也作为工作人员参加过上海书展,这一次在香港书展,令我心里有所触动的一点是,和在上海一样,各个摊位的“店员”也是年轻人居多,挂着工作牌,笑意盈盈、不厌其烦地服务读者,甚至有种雀跃的感觉,使得书展的气氛更明亮了。“我帮您去找一下”“学术书在这边”“收银在这边”,熟悉的话语飘荡在空中,当然我只听得懂普通话,粤语和英语是不行的。而那些年纪更大些的则显得很沉稳,中流砥柱,“身手”却是不凡,读者说起想要的书,他们立马灵巧地绕开人群,直奔某一个书架,手到擒来,背后是对书的熟悉和多年的布展经验。
令我感到惊讶和惊喜的还有书展的宗教区,基督教、佛教和道教,不仅有各家出版机构书的摊位,还有各自“展演”的一小块地方,有小乐团在演唱,有僧侣在解疑答惑,读者还可以现场抄经、画画,主打沉浸式体验。相比于别的摊位,宗教区的工作人员应该更多了一重信仰者的身份,但是他们还是恪守工作人员的本分,人在那里路过并不会被拉住传道,也不会被塞一些宣传册,这可能是书展的规定?不过有缘人自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教诲吧。
穿行于各个摊位,手拂过一本本书,抬头则是川流不息的身影,书展就是空间、人、书三者的交融,从而形成热烈的氛围和爱书的能量场。不管是谁,平日里或是摸爬滚打或是雍容华贵或是悠游嬉戏,来到书展,抖落喧嚣和疲惫,忘记身份,挤一番,搜寻一番,也为找不到想看的书或书价太贵失落一番。最后从出口出来,在一空旷的挑高厅堂,透过玻璃幕墙,看到外面天空浮着巨大而明亮的云朵,下面是海湾和几簇小山,略点缀着几只船,一幅海天剪影,某个瞬间会觉得时间也凝固了。而勒手的袋子提示我们今次的收获——那是空间、人和书微妙的、戳中人心的融合。
此次去香港,坐的是上海虹桥直接到香港西九龙的高铁,卧铺车,夕发朝至,回程也是,特别方便。据说这趟沪港高铁是这几个月才开始运行的,想必更能增加沪港之间的联动。香港书展今年的主题是“影视文学”,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王家卫,是《花样年华》,是上海人在香港的故事。两座城市经济上的联系自不必说,故事中互相嵌套,人文上也互相学习融合。想必上海书展也和香港书展一样,将会更多元、更国际化、更开放、更具人文关怀。
  作者:尧克
文:尧 克图:尧 克编辑:钱雨彤责任编辑:舒 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