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兰州城市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技艺不同,但目标相同——参加为期28天的“2024年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研修班将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参与创作实践等方式,帮助曲艺类非遗传承人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拓宽行业视野,激发创作潜能。
此次研修班以兰州鼓子、秦安小曲、贤孝等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为重点,遴选各相关市(州)曲艺类代表性传承人、相关较高水平的从业者或业务骨干及管理者(不包括爱好者和不直接持有技艺的研究者)参加,并且鼓励以家族或专业班社形式报名。为了让曲艺传承“不断档”,曲艺演唱、曲艺伴奏、曲艺创作、曲艺管理等各级各类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具有相关较高水平的从业者也被列入此次研修班学员范围。
研修班以甘肃省曲艺类不同的曲种为重点,课程设置以集中理论授课、交流互动、舞台实践、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为主,同时包括项目研究、学术讲座、学员回访、展演展示等内容。
记者了解到,此次研修班所聘授课教师主要为国内传统文化、曲艺类等非遗系统性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传承人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责任编辑: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