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巷里闲话多,但是讲的却不是上海闲话。
原来这个上海巷,不是在上海的某条弄堂,也不是在某个上海人聚居的地方,而是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唐人街的一条历史小巷,路牌用中英双语,写着“上海巷—Shanghai Alley”。
这条小巷全长不过六七十米,没有沿街商铺,很不起眼。要不是对家乡有一种特别的情结和敏感,我根本就不会注意到“上海巷”这块路牌的存在。而在唐人街历史上,上海巷可是大有来头。
1886年温哥华建市前,在这个后来被命名为上海巷的地方就有一个小型的华人聚居区域,后来与相邻的广州巷共同构成了温哥华最早的华人定居点,也就是后来北美第二大唐人街的雏形。
上海巷和广东巷最早出现在官方记载的,是一张1913年的城市消防保险地图,尽管这条小巷早已存在多年。至于为什么叫上海巷,已无法追溯。19世纪90年代,这里聚居着一千多名华人居民,主要来自广府五邑地区,以讲粤语为主。当时的上海巷其实是一条马路,两边有商铺、餐馆、公寓。而平行的广州巷,才正是两栋建筑之间的内庭式后巷,主要是用于居民的出入。由此形成了集居住、商店、餐馆、剧场和其他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社区。处于上海巷中心位置的544号二楼,1898年建成了温哥华第一家华人剧院——醒侨戏院,可容纳五百观众。
来听戏的,当然是华人为主,但也有西人听众好奇光顾。有个叫马休斯的当地人,在1947年写过一篇回忆文章,描述1898年冬天,他第一次光临醒侨戏院的情景。字里行间,充满了好奇和新奇,也展示了与西人剧场相比较的差异和诧异。
它是一个戏院,也充当华人居民聚集地、举行社区讨论的演讲厅,同时还有寄宿公寓。这里还不时邀请西人演讲嘉宾,因此也成为华人社区与当地社会各界会面和交流的地方。1911年2月的一天,戏院里来了一位神秘的嘉宾。他既不演奏民乐,也不表演粤剧,而是来开会演讲。在当地洪门大佬的簇拥下,面对台下坐满的数百华人兄弟,他慷慨激扬,宣传反清、共和的进步思想,大受华社欢迎。他就是孙中山先生。当时,他正在海外华人社区四处奔走,为黄花岗起义筹集军事经费,并大获成功。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但辛亥革命最终成功。基于海外华社的鼎力相助,孙中山先生多次称“华侨为革命之母”。
上海巷里有热闹,也有烦恼。1947年,一场无情的大火,把醒侨戏院夷为平地。再后来,温哥华唐人街城区改造,上海巷失去了往日的热热闹闹和熙熙攘攘,却也成了现代唐人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改建后,原来南北向的上海巷,增加了东西向的一段,从而成为一个L形的小巷。在L形的交会点,矗立着一个重达一吨的仿西汉铜编钟,是广州市于2001年赠送给温哥华的礼物。
如今的上海巷,是承载着这个城市华人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演变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公共博物馆。就像一位经历无数风雨岁月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曾经的辉煌、无奈和羞辱,默默地期待着多元、包容和公平。
一天,又经过上海巷,猛然听见吴语浓浓。“侬看呀,唐人街千禧门。哎哟,还有弹硌路,真额像老辰光老弄堂一样。”原来,是一对闺蜜阿姨,心中也长着浓浓的草,就叫“上海情结”。听说这里有条上海巷,她们特意结伴而来,一探究竟。
这种生长在基因里的思乡情结,到了海外,看到故乡人,听到乡音,闻到家乡的味道,就会有讲不完的上海闲话。(半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