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起,重温经典频道播出《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带观众重温那段激荡的历史变迁,并以此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4年深研,十易大纲
从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的第27天开始,直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国庆游行队伍,队伍中的大学生自发打出代表亿万人民心声的横幅“小平您好”为止,《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纪实文献的叙事手法,再现“粉碎四人帮”“邓小平出山”“全国范围恢复高考”“邓小平首次访美”“知识青年返乡”“农村包产到户”“经济特区建立”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在面临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过程。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首播于2014年8月,引发全民追看,夺双网收视冠军。当时人民日报的解读直指人心:“《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热播。无论温情细节,还是一些历史人物首次亮相,都是改革年代壮阔图景的真实再现。一部电视剧,拉开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序幕,也应和着当下国人最深沉的渴望:前方别无它途,唯有革故鼎新,才有光明前景。上下同心,将改革进行到底!”该剧从剧本创作到播出,历时整整5年。编剧龙平平(也是《觉醒年代》的编剧)当时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组长,2009年2月开始,他和团队用4年时间,研究了大量资料,剧本大纲改了十几稿,最终完成了近60万字的电视文学剧本。“这4年多来,我不敢说自己每天都在做这件事,但我敢说,我每天都在想这件事,想着怎样才能让这部剧更好看。”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吴子牛很少接拍重大题材的影视剧,因为压力太大。“但是这个题材不一样,因为邓小平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1969年插队、1978年参加高考的人生经历,让吴子牛对邓小平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用3天时间看完剧本,吴子牛就决定接下这部电视剧。当时距离开机还有5个月时间,吴子牛又看了大量文献片、纪录片,还从中央新影调来了所有与电视剧内容有关的《新闻简报》。“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历史原貌,尽可能准确地还原1976年到1984年的时代气氛和历史变革。”这是吴子牛在该剧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
虚实结合,故事丰满
剧中除了真实地再现历史事件,正面表现改革开放初期共和国的风云变幻,也还原了伟人的生活,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国家领导人形象。比如电视剧第一集开头,就是邓小平和夫人卓琳端着一盆兑好的温水,给瘫痪在床的儿子邓朴方擦身体。原剧本中,这场戏本是放在第三、四场,但吴子牛坚持把它放在第一场,就是为了把邓小平置于一个普通父亲的位置,同时也起到了控诉的作用,“邓朴方身上被文化大革命残害的烙印是永远无法被擦洗掉的”。为了更真实还原当年的历史,剧组按照邓家原址以1:1.25的比例还原打造场景、道具和布局,逼真地反映了当年的景象和氛围。
在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之外,该剧还虚构了一条故事线和人物线,通过田源、夏建红等一群普通青年人生轨迹和生活命运的变化,侧面讲述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以及普通民众的深刻影响,烘托并深化剧集的主题。这种主线和虚构线相互交融的叙事方式,让该剧既有“高大上”的中南海、大会堂、国庆大阅兵,又有小人物的悲欢喜乐,可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虚实结合,故事丰满。
主演增重20斤,学说四川话
剧中邓小平的饰演者马少骅当时是扮演孙中山的特型演员,外形跟邓小平有一定距离。虽然有特型化妆界的泰斗王希钟为其做造型,但马少骅的压力还是很大。首先他要解决外形的问题,为此他增重20斤,戒了多年的烟又重新抽起来,“‘像不像’是观众认可的门票”。在表达人物上,他力求做到神形兼备。“外形像小平的特型演员很多,但如何演绎好,真的很难。我自己提出要求,希望既要‘像’,又要‘是’。”
马少骅是贵州人,虽然贵州话和四川话非常相近,但有些单字的发音还是有细微差别。为了能将邓小平演绎得更加活灵活现,马少骅天天听邓小平的原声,仔细研究邓小平说话的发音和节奏,用邓小平妹妹邓先群的话说,“我大哥说话是把那个字咬得比较死,他那个话不会含糊的,字与字之间没有‘嗯、啊’,比较有节奏,斩钉截铁,不拖泥带水,这跟他的性格有关系”。马少骅每天练习,久而久之,竟学出了几分神似,让观众听起来特别亲切。
除了看资料,马少骅还随身带着国外拍的名人传记电影。丹尼尔·戴·刘易斯演的《林肯》,梅里尔·斯特里普在《铁娘子》里演的老年撒切尔夫人,役所广司演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他从这些片子里揣摩“肖像人物”到底应该怎么演,不但从表演上揣摩,更从内心上揣摩邓小平的心境。马少骅说,“真正领悟到,才能走得通,摸得到,够得着”。最终,在马少骅的努力下,当邓家子女看到他的表演时,说了一句:“这就是我们的老爷子!”
作者/梁娟(《上海电视》独家稿件,转载请联系《上海电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