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术后身亡,扁桃体手术有风险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吴旋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钟财芬
近日,“10岁女孩接受扁桃体微创手术后不幸去世”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据女孩母亲回忆,8月6日中午,女儿前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做扁桃体微创手术;当天12:40,女儿进入手术室;13:40,院方通知手术一切顺利;14:30左右,医生告知孩子咳嗽并伴有肺部出血,要送进ICU;16:40左右,自己进入手术室看到“孩子脸色发黑,口中全是血”;后续,孩子经抢救无效死亡。哈尔滨市道里区卫健委对外回应称,“已启动调查程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吴旋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闻中女孩所做的扁桃体手术在临床中很常见,暑假更是手术高峰期,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做。一般而言,扁桃体手术需符合4个指征之一:1.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呼吸、吞咽或进食;2.扁桃体反复发炎,一年超过4次,伴有发热,或存在扁桃体脓肿病史;3.病灶性扁桃体,经常引起肾炎、心肌炎等;4.扁桃体肿瘤,或为白喉带菌者。
吴旋介绍,暑假期间做扁桃体手术的孩子大多是因扁桃体肥大,导致睡觉时打呼噜、张嘴呼吸,家长担心影响健康或面容,便会选择带孩子就医切除。此外,作为守在呼吸道和消化道入口的第一道防线,扁桃体容易因受寒、饮食不当、感染呼吸道疾病等反复发炎,继而引发嗓子痛、吞咽难等一系列症状。儿童扁桃体3~7岁会出现生理性增生肥大,这一阶段也容易发炎,10岁左右扁桃体开始退化、萎缩,免疫功能将逐渐被其他器官代替。有些家长自以为这一阶段扁桃体屏障功能作用不大,担心以后继发感染,也会选择带孩子“一切以绝后患”。
“通常,对于扁桃体炎症或肥大引发的打呼噜等问题,我们会优先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才建议手术。”吴旋表示,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临近病变也可能引起暂时性的扁桃体炎症增生肥大,此时通过药物将源头疾病处理好,打鼾症状消除,就没有必要进行手术。吴旋担忧地说:“现在不少家长想给孩子做扁桃体手术,为迎合家长的需求,个别医院可能会将扁桃体手术指征放宽,宣称‘切完就能回家’,这背后其实存在不少隐患。”
图片
吴旋表示,虽然扁桃体手术较常见且相对安全,但依然存在一定风险。
首先,扁桃体位于咽喉要道,深层是颈动静脉大血管,如果既往经常发炎、存在粘连,就容易损伤血管。
其次,扁桃体手术麻醉过后,孩子醒了,挣扎哭闹可能会引发创面出血,血液流到喉咙,可能导致呛咳,诱发气道痉挛、心跳和呼吸骤停。
再次,个别凝血功能障碍特殊体质者(如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即便术前常规检查正常,围手术期仍可能面临出血情况。
最后,术后一周创面发生感染或不慎吃了硬质食物,可能导致创面形成的白膜脱落,引发继发性出血。
“手术当天出血通常是最危险的。”吴旋表示,新闻中的女孩“口中全是血”,诱因很可能是麻醉复苏过程中孩子哭闹或挣扎引起创面出血。血液进入气管引发气道痉挛,最终导致孩子窒息缺氧、心跳骤停。
吴旋强调,对于扁桃体炎症或增生肥大,一般建议先药物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再考虑手术,手术需符合指征,不应随波逐流“一切了事”。若选择做手术,手术当天必须严格观察生命体征,不建议“下了手术台就回家”,否则发生术后出血,家长必然难以应对,孩子也会陷入危险境地。术后两周内建议清淡饮食,不吃排骨、坚果等硬质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消炎药,以防发生感染和继发性出血。
吴旋提醒,相比传统手术,如剥离或挤切手术,所谓的“扁桃体微创手术”由于引入了低温等离子等技术,术中出血少,创面止血效果可能相对较好,但出血风险依然存在,亦不能掉以轻心。▲
责编:王晓晴
主编: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