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社区“小渔帮帮团”解决居民的烦心事、闹心事、忧心事

图片
图片
草场街街道亚太社区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社区,虽然这里的居民过着平凡而又温馨的日子,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和困扰。就在大家为各种问题烦恼时,社区里出现了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组成了“小渔帮帮团”,犹如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居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团队里有两名女将——李惠军和罗孝红,被居民称为“大嗓门”的她们,各自发挥着专长。一位专注于民政事务,另一位则致力于医保和养老服务,共同为社区的和谐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政魅力天使”
——李惠军
李惠军,今年50岁,在“小渔帮帮团”已经工作5年了。“民政工作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是李惠军常说的一句话,因此她总是以高度的热情,对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居民。
社区里有一位独居老人王奶奶,因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李惠军得知后,立刻开启了她的“大嗓门行动”。她四处奔走,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老人争取到了医疗救助资金。她还经常上门看望王奶奶,用她那响亮而温暖的声音陪老人聊天,给老人带去了无尽的关怀。
社区要进行民政福利的登记和发放,由于涉及的居民众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李惠军没有退缩,她拿着大喇叭在社区里宣传政策,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了解到相关政策信息。在登记过程中,她认真细致,对每一份申请都严格审核,确保福利发放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最终,这项工作在她的努力下顺利完成,居民对她的工作赞不绝口。社区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张大爷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亲自办理低保手续。李惠军得知后,立即赶到张大爷家中,收集相关资料,并帮助他填写申请表。在办理过程中,她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成功为张大爷申请到了低保。张大爷感动地说:“小李就像我的亲姑娘一样!”
“养老温情卫士”
——罗孝红
48岁的罗孝红,在社区工作4年多了。她是“小渔帮帮团”中负责医保养老的成员,她的大嗓门同样成为了社区中的独特风景。
“我常和生老病死打交道,所以跟居民沟通时要有更多的耐心。”罗孝红说。
罗孝红在日常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居民孙辉的孩子因为一次普通的感冒没有及时治疗,造成脑部严重损伤,昏迷长达半年之久。通过不懈努力,孩子逐渐苏醒。但此次意外,孩子因重症肺炎导致缺血缺氧性脑损伤,造成脑部二级伤残,视力四级残疾等多重伤残。
罗孝红和同事第一时间来到孙辉家中,和孙辉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在家访中得知,孩子治疗康复花费了很大费用,一摞摞厚厚的发票和住院清单,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喘不过气来。了解详细情况后,罗孝红为孙辉讲解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救助享受政策,协助准备相关材料,最终成功帮助他们申请到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其中基本医保报销医疗费用12.1万元,临时大病医疗救助5万余元。
姐妹齐上阵
携手解决麻烦事
除了各自负责的领域,罗孝红和李惠军还携手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麻烦事。
在亚太社区,有一个默默承载着居民生活废弃物的角落——垃圾台。然而,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它的平静。“您好,大沙坪20号垃圾台发生了塌陷,很危险,而且垃圾外溢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小渔帮帮团”的微信工作群里收到这样一条消息。
罗孝红和李惠军看到信息后,立刻上报街道办事处和城关区国土资源局,汇报相关情况,及时链接资源,修缮塌陷垃圾台。维修前,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她俩在此处张贴避险通知,拉警戒线,提醒周边居民暂时不要在此处倾倒垃圾。联系到施工方前往现场查看发现,由于垃圾道临街,同时周边有居民居住,施工难度大,存在风险。社区工作人员、驻守干部等一同走访入户周边居民,征求意见。在小区党员阵地内,邀请专业人员、居民、志愿者等集思广益,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仅仅花了4天,大沙坪20号垃圾台整修完成。居民们看到昔日的“脏破旧”焕然一新,污水外溢等现象得到改善,不禁连连称赞“小渔帮帮团”办事效率高。
在这个小小的社区里,“小渔帮帮团”用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他们就像一群小鱼,在社区的海洋里游弋,为居民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真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苏晓 记者 于永昭 文/图
责任编辑:马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