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花都全力推进旧厂房“工改工”和村镇工业集聚区整治提升,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力促存量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天起,花都区融媒体中心推出《花都“工改工”进行时》系列报道,对花都探索旧厂房“工改工”类微改造、服务存量企业增资扩产的政策措施、实施路径、进展成效、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宣传,全景式展现“工改工”花都经验。
为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破解产业转型升级困难、改造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广州在花都区进行试点,探索旧厂房“工改工”类微改造,取得明显成效,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用地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发展开辟新的空间,释放新的动能。预计,52个项目全部完成改造
将投入改造资金4.5亿元
增加年产值18亿元,增加年税收1亿元
▲花都首个村级工业园“工改工”项目——狮岭时尚智造产业园项目一期
为有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花都出台《广州市旧厂房“工改工”类微改造项目实施指引》(以下简称《实施指引》),明确政策适用范围,在保留原建筑物主体的基础上,采取加建扩建、局部拆建、完善公建配套设施、改变建筑使用功能等方式实施微改造。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对改造意愿强,但未纳入规划项目的企业,建立“企业提出、镇街上报、政府研判”的工作模式,推动“未列入计划推进的项目”加速报备;对“正在编制实施方案项目”,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部门协调和信息互通,同步开展项目用地报批组卷工作,压缩项目审批时间;对“已批复实施方案项目”,采取“密集对接”“保姆式清单”方式加强业务指导,提升效率;对“已供地项目”,通过签订项目协议、明确开工时间、上门解读改造政策、定期开展协调督促等,争取早开工、早落实。同时,梳理旧厂房微改造各环节办理流程,优化规划、用地、建设、消防、商事登记等行政审批程序,全方位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升级改造提供清晰路径。坚持整体谋划,花都区依据《实施指引》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旧厂房微改造与城市发展战略、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充分衔接,以点带面打造产业集群。如花都区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即成立一个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一个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一种“专班推进、专人落实”工作模式、实行一张项目清单,大力推动旧厂房“工改工”类微改造,有效带动汽车、皮革皮具、电子音响等支柱产业升级和集聚发展。花都区年度改造计划中有37宗汽车产业项目,占项目总数的71%,累计盘活存量土地1315亩,促进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高端产业总部基地建设。
为最大限度保留旧厂房有价值的建筑风貌及原生态环境,花都采取不改变用地性质、房屋权属和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方式实施改造,导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新兴业态,在保留城市工业发展记忆的同时,盘活低效存量用地,实现产业效益提升。▲花都区广塘村村镇工业集聚区项目
对于拟改造的旧厂房,重点关注改造后与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相符情况,保证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广州产业规划及产值、税收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在旧厂房改造方案编制阶段,除明确改造最低规模外,注重强化改造后的产业类型、产值、税收等产业研究;在旧厂房改造方案审批阶段,强化产业部门参与,由产业部门提要求和把关;实施阶段,政府部门通过与改造主体签订监管协议,强化对旧厂房改造产业成效的监管。同时,强化“改造后”监管,旧厂房改造完善用地手续后,改造主体擅自将工业土地改为其他经营性用途的,将由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