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引发广泛关注。然而,申遗成功不是目标,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前段时间,《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关键词(汉英对照)》正式发布,它的编写者之一就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北京中轴线规划团队负责人叶楠。
最近,叶楠依然很忙碌,她已经开始着手与清华大学吕舟教授团队一同,就申遗成功后如何进一步推动中轴线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她表示,申遗成功是我们向世界发出一个邀约、一个号召,让更多人关注到中轴线,来实地看一看、走一走,加入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同时,申遗成功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我们现在守护的不仅是北京的遗产、中国的遗产,更是世界的遗产,全世界人民都在看着,我们必须要做好。”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北京中轴线规划团队负责人叶楠。受访者供图
“申遗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太过复杂”
新京报:得知申遗成功消息的那一刻是什么感受?此前有预期吗?
叶楠:大会审议时,由于签证问题没能去现场,我一直关注着现场的情况。当时,希腊大使提交的修正案,得到了绝大多数委员国代表的支持。最终,获得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早在今年5月30日凌晨,我们就拿到了国际遗产专业咨询机构的评估意见,推荐建议是“直接列入”。但在此前,我们内部以及一些国内外专家,对此并无把握。所以,这个评估结果令我们很欣喜、也很振奋。毕竟,对国外的专家来说,在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下去理解、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真的很不容易。当然,这也说明我们对北京中轴线价值的提炼和阐释还是很成功的。
新京报:能否详细介绍下该咨询机构的情况?权威性如何?
叶楠:简单来说,世界遗产委员会全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有21个成员,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世界遗产大会,大会的核心议题就是讨论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列入或移出《世界遗产名录》。在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项目进行审议之前,会由指定的专业咨询机构对申报项目进行书面和实地评估,并形成正式评估报告。这个咨询机构全称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由各国文化遗产专家组成,他们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评估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他们的意见非常关键,是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审议的基础。
新京报:2023年6月,《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 月)》收官,如何评价它的效果?
叶楠:回过头看,计划里的48项任务清单对申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世界遗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术语——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常简写为OUV),指的是非常独特、超越国家范畴、对全人类当代和后世具有共同重要意义的文化和(或)自然重大价值。听着很绕口吧?北京中轴线的突出普遍价值在提炼出来后,就得通过精准解读来分解、细化,让它变得可执行、可衡量,也就是得落实到每件工作、每个项目上。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得遵照一定的标准要求,我们又牵头编制了《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通过这些手段把抽象的价值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上。
当时制定的时间节点是按照迎检时间倒排的,通常在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审议的前一年暑期,国际专家便会来现场考察评估要审议的项目。在这之前,需要根据重要性、急迫性、可操作性等去筛选三年时间内我们要做的事情,形成细致的完成时限、完成程度要求,再分配给不同职责的部门。还得考虑到实施难度,有些事可能一年内就能做完,有些事得两年、三年,而且有时干完这件事才能去做另一件,这个连带关系也得提前想清楚。
申遗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太过复杂,它位于北京城市中心的核心地段,遗产构成要素多元,涉及的管理层级复杂,各方需求多元且交织,而且申遗本身“关门”时间紧、社会关注度高,绝对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任务艰巨。所以,通过行动计划将目标进行分解,集合多方力量去推动申遗工作,是应对复杂情况的一种很好的工作方式。
中轴线的空间秩序感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新京报:国际专家来考察时,对于中轴线有怎样的评价?
叶楠:去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张建文来京考察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他是马来西亚华裔,上世纪90年代曾来过北京,对北京有一定认识,也能够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近一周的时间里,他对中轴线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考察,了解了每一处遗产点的保护、管理、展示、监测情况,也从专业角度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建议。
坦白讲,国外专家如果对中国的文化背景不了解,是很难从照片上、文字中理解中轴线作为理想都城秩序杰作的深层文化内涵。不过,只要他站上景山万春亭远望,或者走在故宫里、前门大街上,就会有直观的认识,因为中轴线的空间秩序感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去认可这种秩序背后的文化理念。这几年,有很多现场调研中轴线的国际专家,都对中轴线有很好的反馈,他们普遍认为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性很强、特点非常突出、价值毋庸置疑,并称赞中轴线延续至今,是“活着的”遗产。
新京报:2023年1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印发实施,目前来看,规划里的工作我们已经做到了哪些?未来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叶楠:申遗成功开启了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一个新的起点,对于保护管理规划而言,我们只是完成了其中的近期工作任务,但规划中提出的中远期工作任务还等待我们去完成,并且现在需要按照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标准和要求去执行。
下一步,我觉得需要着力提升遗产监测水平,并及时应对突发状况。在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前,专业咨询机构根据当前全球世界遗产所面临的普遍挑战,比如极端天气、旅游压力等,对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也提出了这些问题。在北京,我们也会遭遇高温天气及雷电,中轴线上这些高大的木构建筑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必须时刻关注消防安全、提升防雷能力。北京冬天西北风凛冽,古建筑朝北的一面往往比其他面易遭受风蚀,尤其像景山五亭这些处于高处的古建筑,都是需要特别关注、持续监测的。另外,还要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管理的关系,中轴线申遗成功必然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进一步抬升原本就处于高位的游客规模,如果不能得到科学、妥善的引导也会损害到遗产本身。而以上这些都需要建立预防为主、动态保护的遗产监测体系。
在价值阐释和展示方面,也要持续开展工作。一方面,要把与中轴线有关的历史文献、档案等进行系统整理,建立数字化档案查询平台,为更多的专家学者、高校学生持续挖掘中轴线价值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多采用现实与虚拟展示融合的方式,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提升形象化展示效果,辅助游客加深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中轴线保护研究、遗产价值传承,这对推动中轴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中轴线虽然包含有15项遗产点,但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原来独立、分散的单个遗产点管理好自己就可以了,现在得步调一致、标准一致,需要相互之间多交流,共同组织一些展览展示活动。比如,天坛与先农坛、太庙与社稷坛就可以结成“对子”联合办展,通过这种形式不断固化大众对中轴线整体性的认识。
申遗使遗产点冷热不均的情况得到缓解
新京报:一些公众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传统文化遗产我们自己保护起来就行,为什么要费力去获得世界的认可?
叶楠:因为要申遗,我们才更专注于遗产核心价值的挖掘,思考如何用全世界都听得懂的方式来表述。这是一个重新认识、理解北京中轴线的过程,是对北京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再认识。原本各自独立的15个遗产点,各有自己的价值与特色,可谓各美其美,但当把它们放在一起,才能称之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世界遗产”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知名度的“品牌”。通过申遗,我们既能够在全社会增强认知、广泛动员,又能向国内外讲好北京故事、中国故事,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保护北京中轴线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
几年前,我去钟鼓楼调研,发现那里的游客并不多,可现在的情况是,钟鼓楼文物保管所都得控制人流了。随着申遗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钟鼓楼作为中轴线北端点的特殊意义,了解了关于“暮鼓晨钟”的正确解释,钟鼓楼的历史文化价值就像它曾经发出的钟鼓声一样得到广泛传播。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万宁桥,正是通过申遗,才让更多人了解到平日经过的石桥竟是中轴线上始建于元代、最古老的桥梁,为北京城已经持续服务了7个多世纪了!那么,对于这样一座古桥,我们自然要给它更多的尊重。所以,才会下决心拆除挂在桥体上的市政管线,通过限重、限速等方式降低古桥的交通负荷,为万宁桥实施更好的保护、营造更好的环境。
申遗也是一个发出邀约、号召的过程,让更多人关注到中轴线,来实地看一看、走一走,体会到它的价值后,爱上它并为它宣传,吸引更多人加入保护行列,最后凝聚起强大的保护与传承合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专门有一章为“保护传承与公众参与”提供了法律保障,因为保护中轴线不只是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或是我们这样的专业技术单位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只有依靠社会公众的力量,有更多像“申遗助力团”这类志愿者组织,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北京中轴线完好地交给下一代,从而实现传承的最终目标。
新京报:作为世界遗产的中轴线,如何去讲好自己的故事?
叶楠:我们经常会统计北京市国家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把各级文保单位的数量列出来、位置标出来,但其实这些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北京的文保单位数量多、分布密,很厉害。但这些文保单位和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有什么具体关系,大家并没有什么概念。
中轴线申遗工作形成了很多标志性成果,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遗产价值的提炼,让大家知道了中轴线对北京、对中国的意义,甚至看到了对全世界的意义,因为这个价值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人民的认可。所以,在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我们看到网络上有非常多人在主动宣传中轴线,就是因为关于中轴线的这个故事打动了大家,中轴线的价值在大家心中找到了共鸣。
中轴线原来是专业人士讲,现在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去讲,在现有的价值框架下从不同角度去解读,不断深化中轴线的价值体系,让中轴线的故事更生动、更丰满。中轴线传承与创新大赛的参赛者里就有很多小朋友,他们用画笔、音乐、手工等很多种方式讲述自己和中轴线的故事,都特别好,他们就是北京中轴线、北京历史文化未来的传承主体。
新京报:前段时间,《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关键词(汉英对照)》正式发布,为什么要出版这样一本书?编写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叶楠:申遗过程中,我们发现网络上有很多关于遗产点的解读,但有些内容、表述并不够准确和规范。前年,我们与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出版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关键词》,反响很好。随着申遗工作的推进,我们双方便萌生了再出一本关于中轴线关键词的想法。但与编制申遗文本不同,我们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对15个遗产点形成准确的专业释义,还能对位于中轴线上的其他有价值的物质载体、非物质载体都进行解释。这样一来,我们就能通过这些关键词,呈现出一个内涵丰富、风貌多样的中轴线场景,会让人感觉更生动。
上周直播时,主持人问我有没有什么地方最能够体现中轴线遗产价值,我提到了故宫三大殿的三块匾额——“建极绥猷”“允执厥中”“皇建有极”,因为这三块匾额体现了“中”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意义,也是中轴线选址建设的思想本源,因此也被纳入了中轴线关键词。在撰写释义的时候,我们特别请教了研究故宫学的王军老师和北京城市史学者李纬文一起编写、反复打磨,力图用更精准、概括的文字来解读这十二个字所代表的深刻含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有关部门一定要主动去做宣传,传递正确的含义和价值。号召更多人来讲故事的前提是,大家讲的内容必须是准确的。
关键词的翻译也是一大难点,就比如刚才这三块匾额,咱们中国人理解起来都不太容易,更别说要翻译为别的语言。所以,出版社也是邀请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资深翻译童孝华老师,在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敲,力求既保留原文的音韵与意蕴,又赋予英语独特的节奏感与表现力。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关键词》出版后,就有位在校研究生联系到我,说她在研究这本书的英文翻译,因为注意到这些翻译与她查阅到的其他翻译不同,很讲究也很容易懂,想了解背后的考虑。如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关键词》已被翻译为俄语、尼泊尔语、马其顿语等多语种版本,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外国人通过我们的这些关键词解读,关注并爱上北京的历史文化。
在这本书的最后,我们还将关键词放在地图上,读者可以清晰看到这些词的空间位置,如果感兴趣,可以对这张图逐词打卡,这也是当下年轻人很喜欢的一种文化探访形式。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