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记者张筱璇 李常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云南洱源,连片绽放的海菜花被视为水质的“试金石”与“风向标”。如今,海菜花被当作湿地特色蔬菜远销京沪等地,当地实现保护生态与农民增收“双赢”。
云贵高原的湖泊之上、水塘之中,漂浮着一朵朵小白花、星星点点。海菜花,是中国特有的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洱海等地。水面上的小白花,装点着苍山洱海的风景;水面下长长的花茎是颇具当地特色的佳肴,可炒菜、可做汤。
大理州洱源县松曲村村民李文全,已经种植海菜花20多年。
李文全:这几天是一斤12元,像春节前后,我们最高的时候卖到一斤25元,这是批发的价格。
海菜花生得娇嫩,只能生长在足够干净、清澈的水体中。海菜花也有旺盛的生命力,大约10天就可以采收一次,一年四季都有收成,还有净化水质的额外作用。
洱源县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中心主任杨春斌介绍,最近一两年,洱源县花了不少力气鼓励海菜花种植,看中的,是农民增收的经济效益和湿地保护的生态效益,可以实现双赢。
杨春斌:现在2000亩,产值两三千万元,接下来我还要再干,继续扩大面积,因为海菜花是非常好的沉水植物,既能净化水,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去年7月,海菜花保鲜技术申请了专利;今年5月,洱源县规模化种植的海菜花开始批量发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洱源海菜花产业研究基地总工程师钟岚告诉我们,研究海菜花的更多吃法,也是他们的工作内容。
钟岚:以前我们只能够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如果现在能够既保证水质,又往外销,可能就不同了。我们准备根据不同菜系,开发不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