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钧 | 李商隐的七夕诗

始于汉朝的七夕,是流行于中国及周边诸国的传统节日。牛郎织女的故事脍炙人口,成为中国历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晚唐诗人李商隐写过多首相关作品,其中有一首题为《壬申七夕》: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前六句写织女与牛郎相会的情景:她驾上香车,满怀憧憬;情人相会时,月桂为他们传送嫩香,白榆为他们投影翳蔽,良辰美景中牛郎耳闻织女环珮的鸣响,目睹她如花的容貌。
末两句突然从天上转向人间,“成都过卜肆”用的是汉代严君平的典故,西晋张华《博物志》载,有人八月浮海到了一处地方,“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后来这人到了成都特地拜访严氏,被告知到访的乃是天河。严君平实有其人,《高士传》称他“知天文、认星象、善占卜、通玄学”,可见是位博学多才的高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形象日益高大,在民间传说中从人变成无所不通的半仙,于是有了“识灵槎”的奇迹。这样超凡的能力为牛郎织女所“妒”,因为他们不想让人间知道天上的幽会。
该诗存在一处文字问题,第二句以清人何焯为代表的注家认为应该改为“心心待晚霞”——牛郎织女想要避人耳目,“人约黄昏后”显然更为合适。
《壬申七夕》尾联突然联系严君平,则出人意外,翻出了新意。就这一技法来说,李商隐的另外一首《七夕偶题》有过之无不及: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前六句写牛郎织女的相会和千家万户庆祝七夕,情绪颇为欢快。后两句由天上的“灵匹”和周边的四邻突然转向自己的贫穷——和王氏已结婚有年,但仕途蹭蹬、收入很少,情绪也随之低沉下来。和上首一样,尾联用典,阮咸乃“竹林七贤”之一,为人旷达不拘礼节、好酒而贫。据《晋书·阮咸传》记载,七夕当天,阮氏各家按当时风俗都把华贵的衣物拿出来晾晒,唯独阮咸在庭院里挂了一条寒酸的犊鼻裈。犊鼻裈是干脏活时用的围裙,一种很不值钱的东西。别人问他何以如此,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李商隐写七夕最有名的还是“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马嵬二首》其二)这一联。“此日”指唐玄宗奔蜀途中宿于马嵬坡的那一天,也就是杨贵妃被缢死的日子。“当时七夕”则指天宝十载(751)七月初七,是夕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长生殿密约世代为夫妇,以为可以永世相守,嗤笑天上牵牛织女一年只能聚会一天。但随着“渔阳鼙鼓动地来”,他们不仅山盟海誓化为泡影,连同在人间都不可能了。李商隐“此日”“当时”的对举极具张力,遂成千古名句。
杨贵妃之死是政治历史悲剧,但毕竟是前朝旧事。对李商隐来说,更有切肤之痛的是王氏夫人于大中五年(851)离世,两年后他写了一首《七夕》: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月七日晚上,诗人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好情景:织女走出凤幄、分开障扇,与牛郎相会;乌鹊完成填河铺桥的任务之后都各自归巢了。诗人不由联想到自己爱妻早亡,唯有自己独留人间。牛女相会一年一次,实在太少,但比起天人永隔的“无期别”来却要好上千万倍。
李商隐早年曾学道、学仙,后来在诗中也写过不少这方面的内容,但他从来没有忘记现实世界,他的七夕诗很能说明这一点:无论天上的情形多么如梦如幻、美丽动人,最终他的笔触总还是回到自己、回到人间。
  作者:
文:顾钧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教授编辑:李纯一 刘迪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