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4-25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主办的百川论坛——第三届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产业与现代化:中国与世界”2024研讨会在深圳前海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企业界专家,从产业层面探讨现代化的中国实践与世界经验。小编摘取了部分金句观点,一起来看看专家们都讲了些什么精彩内容吧!
📖
无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增加国际竞争力,都需要我们百计千谋来创造、扶持和保护产业,没有任何理由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不改变传统“士农工商”式的制度安排,我们将可能失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机遇。
——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郑永年
📖
在科技创新和资本支撑下,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延伸百花齐放、路径不一,我们亟需突破且一定会突破,以集中优势兵力来实现跨学科、跨产业的深度融合和演化。
——中广核(广东)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 刘化飞
📖
中国储能正加速从商业化发展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但同时竞争态势也正明显加剧,关键在于储能行业如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以达成实质性突破。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 刘为
📖
多元化的科创发展生态是美国保持世界科创领先位置的重要原因。面对未来的科技竞争,“多元化”也将成为中国必须回答的命题——如何汇聚多元智慧、多元学科背景人才以及多元国际合作,为中国新时代注入不竭新动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院长 徐文强
📖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的区域化经济发展的案例中,创新活动的发生与一些要素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在微观层面,生产力和科研的投入会拉动国际竞争力;而在宏观层面,地缘政治和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的渗透,则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教授 Anthony Howell
📖
中国大部分重要改革都需历经一个中长周期,而在短期阵痛之内,这些改革都是有“成本”的。短期对宏观经济有相互叠加的收缩效应,大规模改革需相应的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对冲政策措施。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 肖耿
(未完待续)
GBA Review 新传媒
统筹|覃筱靖
整理|百川新闻组
审核|冯箫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