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向阳花开处 产业正向阳

原产南美洲的向日葵,现在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特产,全国每7粒葵花籽就有1粒来自于五原。
五原县种植向日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1972年,巴彦淖尔市农研所在五原县的盐碱地上种下了47亩向日葵,从此,向日葵在五原大地上生根发芽,如雨后春笋般势不可挡、连片成海……
图片
向日葵花开成海(刘九维 摄)
每年八月,是五原县最美的时节,田野里大片的向日葵花开正艳,一朵朵、一排排,迎着朝阳展露着灿烂的笑颜。家住五原县天吉泰镇景阳林村的刘明旺,今年种植了200亩向日葵,选用的是当地企业三瑞农科研发的新品种“瑞科757”,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稳定性好,籽仁大而均匀等特点。看着眼前的向日葵植株生长健壮,花盘大又均匀,刘明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说:“去年,看到村里好多人选择种植这个新品种,公司技术员还进行技术指导,秋天葵花籽收成下来,产量高、品质好、效益也不错。今年,我也种了这个品种,目前长势非常好,预计亩产也能达到500多斤,按市场预估价怎么也在5块3至6块多每斤,挣个20多万是不成问题的。”
现如今,向日葵产业已是五原县一张最亮眼的“金色名片”。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2024年种植面积达126万亩,占全国总量的10%以上。年产量约5.2亿斤,占全国的12%。是名副其实的全国葵花产业第一县,全国葵花籽集散和价格形成中心,农民人均来自向日葵的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同时,向日葵产业作为经济作物的主导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五原县已形成了集种子研发、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外贸出口、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高质量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图片
葵花生产车间内满负荷运作(刘九维 摄)
近日,记者在自治区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五原县民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看到,所有设备都在满负荷运转,工人们加班加点全力赶制来自伊朗的葵花籽出口订单。饱满的葵花籽在经过全自动生产流水线的清理、筛选、色选等工艺流程后,以最优质的成品走出生产车间,经过打包、装车,发往其他国家。
五原县民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外贸经理王祎达介绍说:“我们五原县的葵花籽深受国内外货商和消费者的青睐。2024年1至6月份,我们出口葵花籽14356吨,出口额达2505.6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8%。为满足日益扩大的出口需求,今年我们对原有的6条智能流水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有效降低能耗,也提升了产品质量,这将帮助我们今年的出口额再创新高。”
图片
五原县向日葵主题公园——葵花广场(刘九维 摄)
作为一个拥有出口外贸企业48家的葵花大县,“五原向日葵”的品牌知名度和国外市场占有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三瑞公司自主研发的SH361、SH363、同庆6号、2399等品种成为深受国内外市场认可的优势品种。据统计,2023年五原县出口向日葵产品10.3万吨,创汇1.9亿美元,同比增长38%。2024年1季度出口向日葵产品3.5万吨,同比增长30%,创汇78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外贸出口呈良性增长态势,激发了县域经济的开放活力,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五原县政协副主席、农牧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忠平表示,我们将以高端优质产品为目标,加快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提升标准化水平,将五原县打造成向日葵高端原料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向日葵加工提档升级,促进向日葵籽仁加工向精品化、高端化、健康化方向发展,积极拓展向日葵全株利用,全面提升向日葵产业发展层次。加强改革创新,升级交易物流体系,推进五原县向日葵产业从卖产品向卖技术、卖装备拓展,提升向日葵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到2030年,力争向日葵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徐欣 刘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