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产品竟依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闯关科创板无果,丹娜生物再战北交所
鲎(Limulidae)泛指肢口纲剑尾目下一科节肢动物的统称,是当今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其相关化石最早可追溯至寒武纪大爆炸时期,距今已有约5.4亿年。鲎最具有独特性的便是其血液,不仅因富含铜元素而呈现蓝色,还具备极高的医学价值。从鲎血中可以提取包含凝血酶、凝血蛋白原等多类凝血因子的鲎试剂,在与内毒素接触后会迅速形成凝胶,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以及重复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测。风云君就关注到了一家公司其核心产品以鲎血为原材料2023年10在新三板挂牌,同年12月其IPO申请获北交所受理,由招商证券担任保荐人,这家公司就是丹娜生物(874289.NQ)。恰逢近期丹娜生物披露了首轮问询的回复公告,今天我们就来看下这家公司。主营体外诊断试剂,业绩依赖两核心产品
丹娜生物成立于2014年,当前实控人为美籍华人ZHOU ZEQI(周泽奇),后者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讲师,目前是公司董事长及首席科学家,截至2023年末直接持有公司34.1%的股份。早在2020年11月,丹娜生物就曾向科创板递交过IPO文件,彼时保荐人是中信证券,不过在2个月后便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作为第一批国家支持的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丹娜生物以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产品起家,并逐渐将产品拓展至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领域,主要下游为各级医疗机构及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其体外诊断产品包括检测仪器以及与仪器搭配使用的检测试剂,其中检测试剂一直是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试剂产品实现营收2.10亿,营收占比为88.8%。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仪器产品毛利率仅有20.99%,而试剂产品的毛利率高达91.26%,亦贡献了绝大多数的利润。试剂、耗材类产品相较于仪器、设备类,专用性更强且消耗属性明显,靠着贱卖仪器设备来扩大试剂耗材的销售规模,这在分析检测行业内是常见的商业模式。进一步细分下来,丹娜生物的试剂产品又包括酶联免疫法、酶动力学法、免疫层析法、化学发光法等不同系列,各系列下又有多个产品管线。2023年酶联免疫法和酶动力学法是营收最高的两个系列,此前年份中占比最高的免疫层析法系列则出现了大幅下滑,其中原因会在后文详细分析。虽然丹娜生物看起来产品管线繁多,实际上能打的只有两个,一个是酶联免疫法中的GM试验产品,另一个则是酶动力学法中的G试验产品,这两大核心产品常年能够贡献公司50%以上的毛利。2023年二者毛利率分别为94.4%、92.9%,合计产生营收1.65亿、毛利1.55亿,在公司整体中占比分别为69.9%、78.1%。业绩方面,受免疫层析法产品收入大幅下降影响,2023年丹娜生物总营收规模为2.37亿,出现了19.8%的同比下滑。不过当年归母净利润为7,760万,实现了73.9%的同比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市占率30%,国内鲜有竞争对手
虽说丹娜生物总体营收规模并不高,但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其在国内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市场的市占率有30%,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之一。侵袭性真菌病系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其最大的威胁在于可在糖尿病、艾滋病、血液病、器官移植等多种疾病患者中出现,早期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且易被上述疾病症状所掩盖,因此快速、精准的检测与诊断是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关键。根据药监局官网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国内G试验产品厂家数量只有11家,而GM试验厂家仅仅有3家,业内玩家并不多。除丹娜生物外,国内市场份额较大的还有两家国内企业以及两家美国企业,其中在技术路线、产品种类、自动化程度三方面均能与丹娜生物相比的也仅有天津一瑞生物一家。这样来看,在这一领域丹娜生物也称得上是国内龙头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2年国内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市场规模仅有4.4亿,不过至2030年将增长至30.3亿,8年7倍,CAGR约27.3%,有着很高的增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