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看似正常的行为,可能是“缺爱后遗症”

全文1794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近日,某社交平台“以为正常其实是长期缺爱”的词条引发广泛讨论,指出一些看似正常的个性和行为特点可能是缺爱的表现。

02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瑞表示,童年时期的情感忽视会影响一个人成年后的个性特征、情感表达、人际关系和自身价值感认识等。

03经历情感忽视的人可能表现为独来独往、压抑感受、易相处的老好人、小心翼翼、敏感自卑等。

04然而,郭瑞强调,有这些表现并不一定就是缺爱,只要长期适应生活工作、心态积极健康、身心没有明显痛苦,就没必要给自己贴上“缺爱”的标签。

05为此,父母应重视孩子的感受,及时安慰与支持,温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明白“开不开心”可以拿出来讨论。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受访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郭瑞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欧阳云霜
懂事、听话、独立、礼貌,这些在我们看来十分正常甚至优秀的品质,可能隐藏着心理困境。近日,某社交平台“以为正常其实是长期缺爱”的词条引起广泛讨论。有网友发博指出,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个性、行为特点,可能是缺爱的表现,其中列举了16条:
图片
1.过分独立,不敢或不愿依赖别人;
2.习惯性回避冲突,害怕遇到问题;
3.低价值感,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
4.隐藏自己的情绪,不希望被别人察觉;
5.总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快乐不起来;
6.看似听话懂事,其实是在压抑自己;
7.别人对自己好一点,就会过度付出回报;
8.内心防御很重,难以打开心扉;
9.总是害怕麻烦别人,从不给别人添麻烦;
10.抗压能力差,经常内耗emo;
11.暴躁易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12.物质消费极端,要么极端节俭要么过度消费;
13.难以倾诉,不会排解自己的情绪;
14.内心空虚,总是感觉孤独;
15.习惯性讨好,内心很脆弱;
16.关系很难长久,无法长期投入。
“从心理学角度看,‘缺爱’可以理解为缺少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情感上的需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瑞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曾提出过“童年情感忽视”的概念,认为一个人若小时候情感需求总被忽略,未得到充分满足,就会影响这个人成年后的个性特征、情感表达、人际关系和自身价值感认识等,表现出类似上述16条的“症状”。很多人认为这些都是正常表现,但它们有可能是“缺爱后遗症”。
童年时期的“情感忽视”不涉及打骂这些明显的恶性言行,它更为隐秘,却会造成深远伤害。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的研究者曾做过一个亲子间的“面无表情试验”:一开始,母亲和孩子正常互动,表情丰富生动,孩子有任何反应母亲都会回应,逗得小孩呵呵笑;随后,“面无表情”阶段启动,不论孩子做什么,母亲都一脸严肃地望着孩子,不做任何反应,孩子逐渐发现不对劲,动作和表情都开始夸张起来,希望引起母亲的注意;然而“努力”了一段时间后,母亲仍然冷脸相对,孩子越发感到压力、不安,不停地吸吮自己的手来自我安抚,可还是没有获得妈妈的回应;最终,受不了的孩子崩溃地哭了起来,并不再与妈妈对视,转身看向其他东西。如果这个试验在一个人的身上不断重复,他从小到大一次又一次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无视,慢慢地,他就懂得了一个“道理”——说了也没用。
实际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很常见,但很隐匿。人们可能说不上来父母哪里做得不足,却多多少少对以下情况有共鸣:比如悲伤难被理解——“这有什么好哭的,我小时候比你困难多了”;喜悦无法分享——“考98分算什么,等考第一名再说吧”;需求被无视——“我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你自己玩吧”;求助无回应——“这么简单还要别人教吗”……
相应地,经历这些情感忽视的人,表现也很隐匿:1.独来独往“不求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而失望,他们会放弃亲密关系,放下对别人的期待,独自面对一切,在遇到困难时也不愿求助;2.压抑感受“很懂事”,因为说了也没人在乎,所以愿望、需求埋在心底就好,有些人甚至会完全避免情绪,产生自我保护式的“麻木”感;3.易相处的“老好人”,这些人容易自责和讨好,因为退让和奉献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足够好的;4.小心翼翼,敏感自卑,长期得不到认可与肯定,可能形成“自己也看不上自己”的思维方式;5.情绪自控力差,平常表现很友好,遇到着急的事情容易愤怒,因为他们没学会正确地表达情感。情况更为严重的人,患心理障碍的风险会增加,许多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童年”。
“要说明的是,有这些表现并不一定就是缺爱。”郭瑞强调,即便上面16条“全中”,也不代表你就有问题。只要能长期适应生活工作、心态积极健康、身心没有明显痛苦,就没必要给自己贴上“缺爱”的标签。如果认为是“缺爱后遗症”导致自己难以建立稳定而深刻的人际关系、在压力下过度消耗自我、无法获得情感上的幸福与安宁等,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深度挖掘和培养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以减少痛苦和伤害。
受影响程度比较轻的人,可学着通过现在的“自爱”补足过往的“缺爱”,比如可以练习自我同情,像对他人那样对自己,少苛责、多肯定;记录情绪感受,尤其是出现强烈情绪时,分析有哪些情绪成分,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帮助我们学会合理表达需求;给童年的自己写封信,承认自己曾受到忽视,但更重要的是告诉自己“你可以向小时候的你提供错过的爱、认可和支持”;尝试求助,偶尔展示脆弱与不安,给自己也给他人一次机会,你会发现愿意倾听和伸出援手的人还是多数,人与人之间是温暖、可信的。
为停止情感忽视的代际传递,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感受。当孩子表达喜怒哀乐时,多问问他经历了什么事,帮着分析应对的办法,让孩子的情绪“有着落”;及时安慰与支持,缩短他们独自承受的无助时刻;温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明白“开不开心”可以拿出来讨论,而且可以被家人理解,以后他们在情绪、需求表达上就会更勇敢,不必压抑着。▲
责编:徐梦莲
主编:丁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