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对红利资产保持乐观,央国企股票市场价格远未体现其真正价值

全文2340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表示,对红利资产保持乐观,认为央国企股票市场价格远未体现其真正价值。

02邓斌强调,保险投资应遵循“战略定力、穿越周期、战术机动、未雨绸缪、配置均衡、分散风险”的原则。

03为应对利差损风险,平安资产端在固收配置上持续拉长久期,权益配置上坚持均衡配置的结构,抓两个确定性方向。

04除此之外,中国平安在红利策略配置上保持早布局,对包括大型央国企在内的红利型价值股的重仓配置在多年前就开始。

05邓斌表示,保险资金是做穿越周期的配置,但在中间进行小规模的调整兑现收益,各家公司都会有。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以正合,以奇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近日,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专访时引用了两句古文来谈论他对保险投资的理解。前一句出自《孙子兵法·势篇》,后一句则是《宋史·岳飞传》中岳飞所言。
图片
邓斌表示,“正”在保险投资上可以理解为战略资产配置,在战术上机会到了的时候,要抓到战术机会、抓到市场的收益,“以奇胜”。岳飞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也就是战略配置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我们要前瞻预判市场的走势、政策的走向,而不是等政策,做好逆周期的投资配置,取得一个战术性的超额收益。
在历次采访中,邓斌始终强调,平安在投资方面的原则是“战略定力、穿越周期、战术机动、未雨绸缪、配置均衡、分散风险”,最重要的是前面八个字。其中,战略资产配置是价值链配置中最核心的,其次是战术配置,再是择券,即选择什么股票和债券,最后是选择穿越周期的合理配置。
“总体来讲,我们对这几年的投资工作还是挺满意的。”邓斌说道,合理的资产配置在今年上半年为平安带来了不错的回报,平安寿险实现了显著利差益,对全年实现利差益保持高度乐观。
中国平安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至6月末,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2%。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4.2%,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3%,近10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4%。
在投资资产的风险管理上要做到“监管+1”,遵循“五大匹配”原则
无论是在业绩会上,还是在专访中,邓斌多次提到了中国平安在投资端的“五大匹配”原则,即资产与负债匹配、投资与收益匹配、投资与流动性的匹配、投资风险和安全要求的匹配,以及投资与财务收益的匹配。
“平安的各个条线,投资也好,保险也好,科技也好,不同条线都形成了从集团到子公司能够贯穿下去的基本指导路径,这也就有章可依。五大匹配也是我们的基本法之一。”邓斌介绍道。
近年来,随着保险资金投资范围不断拓宽,投资结构更加复杂,现行的保险资产风险分类规则在实践中暴露出多种问题。金融监管总局近段时间修订形成《保险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邓斌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新的保险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较原办法相比,覆盖的资产范围更广,固收资产的分类标准与银行更为接近,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保险资金投资资产的风险,更真实地反映资产质量,从而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平安保险资金运用的目标始终是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服务保险主业,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平衡,讲求资产负债在收益率、期限、流动性等方面的合理匹配,并严格遵守偿付能力、大类品种比例等监管规定,这一大前提不会有任何变化。”
据他介绍,平安严格遵守监管相关制度和规定,对投资资产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监管标准是平安的红线和底线,在内部管理上要做到“监管+1”。平安大量持有的是长久期的国债和地方政府债,都属于高质量的资产。就信用债而言,平安建立了全方位的信用分析方法论和优质的内部信用分析团队,能更好地管控信用违约风险。同时,平安严格执行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早处置的 “四早” 原则,持续开展项目监测,保证投资资产全流程风险的充分评估和动态管理。
“总体来讲,我们不会出现很多低质量的资产在我们账上”,邓斌指出,平安内部对于资产的分类是符合监管要求的,而且要求会更高一些。
权益配置抓两个确定性方向,对红利资产保持乐观
近段时间,利差损风险问题再度成为行业热议话题。就外在表现看,利差损也就是投资收益率低于负债资金成本率。监管部门也及时采取措施,引导保险负债端下调产品预定利率、渠道端实行“报行合一”,并提出“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的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但在长期利率下行的趋势下,保险资产端收益率下行趋势短期或难以扭转。中国平安在资产端采取了哪些措施?
“权益投资是战略资产配置中非常关键的一个资产类别。一家保险企业的配置产生的最终收益要满足负债需求时,仅仅靠债是完全不够的,所以一定要有成长性的资产。”邓斌表示,应对利差损,平安资产端坚持高效的资产配置。
在固收配置上,持续拉长久期,目前平安的资负久期缺口维持在合理低位,在利率下行环境中取得了良好的对冲效果。权益配置上坚持均衡配置的结构,抓两个确定性方向,一是国家政策推动的新质生产力有关的成长板块,抓确定性的成长机会;二是高分红价值股,这也是近几年来平安持续加大配置的板块。这些股票估值合理,现金流强劲,分红率高,是适合保险资金长期持有的资产。
“合理的资产配置在今年上半年为平安带来了不错的回报,平安寿险实现了显著利差益。我们对全年实现利差益保持高度乐观。”邓斌说。
可见的是,2023年以来,险资举牌频繁,有观点称险资正迎来自2015年、2020年后的第三次“举牌潮”。但这一波的“举牌潮”明显对投资标的的高ROE弱化,红利偏好凸显。也正如邓斌所介绍,从去年开始,中国平安就开始布局各种央国企等高股息的红利型价值股,不光是银行,还有能源、电信行业等。
不过,上证红利指数近两个月回调明显,因而有市场声音质疑红利策略是否可持续。此外,在银行股涨势凶猛之际,近期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拟清仓所持银行股。中国平安在红利策略配置上是否会有调整?
邓斌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保险资金是做穿越周期的配置,但在中间进行小规模的调整兑现收益,各家公司都会有。巴菲特作为长期价值投资的典范,他也有调仓的情况。各家险资的调仓,是正常现象。
“对于中国平安而言,在这方面配置得很早,平安对包括大型央国企在内的红利型价值股的重仓配置在多年前就开始,这是平安一贯坚持的配置战略。高分红股票的价值不会因为短期的调整就没有了。一些大型央国企的顶层项目是健康的,现金流是稳定的,又有高分红,这样的企业我们不买就很亏了。”邓斌指出,投资投的是基本面,标志就是它的现金流是不是稳定向上的。再者就是对成熟股和成长股的选择,成长股不要分红,股价会向上成长;很多大型央国企已经是成熟企业,他们的分红对平安而言是稳定的利润。
邓斌表示,还是会继续保持配置红利资产,特别是利率还没有上行,有下行压力的时候。这些央国企高分红股票的价值会长期存在。直到有一天利率向上反弹时,债券的配置价值又出来了。这种配置的均衡性、跷跷板在平安的账面上体现得非常充分。
“对红利资产保持乐观。”邓斌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些央国企股票的市场价格,远远没有体现他们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