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2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本届数博会以“数智共生:开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未来”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国内外数据产业最新发展动态、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谁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战略高地,谁就掌握了当下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在本届数博会开幕前,一些与会嘉宾用这句话形容人工智能的重要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的引领性技术,也是当前数字技术的战略前沿和各国竞争的焦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本届数博会一场交流活动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大模型发展得非常快。
王志勤说:“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是1328个,中国占到36%,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国内大模型的数量超过了100个,涵盖了通用大模型、任务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等,消费类和一些行业类大模型应用实际上都在逐步落地。”
然而,短短一两年时间,全球大模型就进入“百模大战”、打价格战的局面,这是否意味着技术遇到了瓶颈,只能拼价格?OpenAI公司的GPT-5大模型迟迟没有发布,更加重了人们的疑惑。不过,专家认为,接下来技术仍然是大模型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进一步提升大模型技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部门副主任李荪认为,核心是提升数据的质量。
李荪表示:“对数据需求的变化和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是相互迭代、相互伴随的过程。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的是海量化的、高质量的、多样化训练的数据。未来数据才真正被称为‘人工智能护城河’,也是拉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应用效果的关键要素。”
数字产业化方面,除了大模型,我国还要在多个领域加快取得技术突破。数字产业化是把数字技术转化为可规模化生产、可市场化交易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都属于数字技术。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姚建明表示,数字技术可以概括为三大类。
姚建明介绍:“第一大类,必须把数据获取出来的技术,比如现在的摄像头、传感器等,都是获取数据的。第二大类,有了数据以后,数据资源就出来了,必须把它传输出去,这就需要网络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都属于网络技术。第三大类,得有计算技术,人工智能就是计算技术里面的一种,像人一样思考问题,来进行计算。”
围绕这三大类技术研发应用,目前我国数字产业化正加速推进。一组数据可以充分说明我国数字产业化进展。1月至7月,我国通信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保持增长,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持续发挥拉动作用。5G、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网络连接用户规模稳步增加。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7.3个和4.6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和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收入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说,接下来将加强数据产业规划布局,培育多元化产业经营主体,繁荣数据产业生态,优化数据产业发展环境。
陈荣辉说:“注重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着力打造竞争有序、繁荣活跃的产业生态。从数据技术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流通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动态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部署,支持各类业态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