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案:三国宫闱第一案,是否打击忠诚的青年官员,导致曹魏灭亡

浮华案,三国宫闱第一案。此案中,先后有十五位重量级名士遭到禁锢,堪称三国版党锢之祸。
“浮华”,字面意思是“表面上豪华、动人而实际内容空虚、无用。”而实际意思也是指的那些追求虚名的名士。  
谈起此案,人们大多认为这是何晏、夏侯玄、诸葛诞等一批官僚权贵子弟贵族子弟为了谋求权位相互交游,利用舆论来干预朝政的离经叛道之举。
有人认为魏明帝曹叡惩罚这些浮华子弟,不是名门之后就是功勋之后,这样一大批曹魏青年官员被打压,让曹魏陷入内耗,元气大伤。
但其中也有一个疑问:曹操就是被“浮华”评论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此后声名鹊起,迎来了职场上升期。也就是说连曹魏的创始者,也吃到了浮华盛行时期的红利。
那为何到了曹叡时代就翻脸不认人,要将浮华一网打尽呢?
图片
浮华谜案
22岁的曹叡刚即位不久,就遇到了一连串的外患:
226年八月,22岁的曹叡刚即位三个月,孙权就派兵进攻江夏;
随后不久,东吴将军诸葛瑾、张霸等又率部进犯襄阳;
227年正月,西平郡麴英反叛,连杀临羌令、西都长等地方官员;
十二月,新城太守孟达叛乱。
前面接连而起的战争规模不大,靠着曹休和司马懿都能应付下来。但那些都只能视为蜀吴趁着魏国主少国疑之际进行的试探性进攻,用以了解魏军虚实。
当了解了魏军真实实力后,接下来好戏开演了:
228年初,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官吏和百姓皆叛魏归蜀。面对这种大规模进攻,当时朝臣都无计可施。
九月,大司马曹休与东吴大将陆逊在石亭开战,魏军遭受重创,损失上万人。
在蜀吴的强势夹击下,魏国眼看就快要撑不住了。  
图片
魏军在石亭遭遇惨败
人口众多、兵多将广的曹魏,为何会陷入这样的窘境?
因为围绕曹丕曹植的立嗣之争,曹魏内部颍川集团以及谯沛集团进行过一场激烈的斗争,产生了严重内耗。
此前追随曹操的主要是颍川集团以及谯沛集团。
颍川集团是一批出身高贵且支持曹魏的世家大族,而谯沛集团则是元从曹操的宗室新贵。
颍川集团发展迅速,荀彧、崔琰等人几乎把控了曹魏的人才选拔。谯沛集团主要活跃于军界,在朝局上的影响力极其有限。
在曹丕曹植立嗣之争中,颍川集团的人为儒家弟子,倡导嫡长子继承制力挺曹丕,而曹植实则得到谯沛集团的支持,曹植的主要支持者如杨修、丁氏兄弟都是沛人。
曹丕最终获胜,带来了颍川集团强势和谯沛集团的走弱。
特别是曹丕称帝后,两派实力强弱分化更加明显,本与军权无缘的颍川集团不仅参与政事,还逐渐掌握部分军权,而谯沛集团在朝堂上影响被削弱不说,也失去了对军权的垄断。
而宗室也遭到了削弱。因为夺嫡之争的阴影,曹丕不允许藩王参政。
也就是说之前曹魏军界“宗室+谯沛集团”的格局已经被打破,宗室和谯沛集团在排挤下逐渐退出军队,而颍川集团正在加速进场。
新旧交替、青黄不接之际,曹魏军队人才奇缺。
228年九月曹休去世,谯沛集团在军队的主心骨也没了。
人才危机,让曹叡感到压力山大,他开始求贤,让身边的臣子都来举荐将才。
冬十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一人。
230年,曹叡又诏令公卿们为朝廷举荐贤良之人。
丙寅,诏公卿举贤良。
这让某些年轻人感到:新的职场风口就要来了。
图片
谯沛集团
有一群年轻人一直不满意自己的境遇,总觉得自己屈才了。这些人,年龄多为二三十岁,都是曹魏功臣的子侄或亲戚。
他们便是浮华案的“主角”。
这些浮华案的代表人物,按照学术造诣与在朝堂上的能量,被分为三个级别即“四聪、八达、三预”,一共有十五人。
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飏之徒,共相显表……凡十五人。
何晏是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其母改嫁曹操,自己又娶曹操之女,有着“继子”和“女婿”双重身份;
夏侯玄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大将军曹爽的表弟;
诸葛诞是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诸葛亮族弟;
邓飏是东汉名将邓禹之后,南阳邓氏曾是汉和帝外戚。
由此可见,浮华的成员,大多是些投机分子,主要组成部分便是被排挤出局的曹魏功臣之后,或是往昔的名门子弟。
也就是说,他们属于不得势的群体,他们想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
要重新返回权力核心,要么有资源,要么有实力。
资源上他们显然不太充裕。而靠实力,他们实力是否足够强不好说,并且还得要幸运地遇到机会,这样看成功的概率也不高。
于是他们想到了第三条路:浮华交会。
简单来说,就是这些人聚在一起,干些商业互吹,给人打分评价的事。
其实这种做法并谈不上什么创新之举,在汉代这种做法就已经大行其道。
杨修的曾祖父杨震,就被人评价为“关西夫子”;荀彧的父亲荀绲被称为“荀氏八龙”之一;荆州牧刘表在被重用前也名闻天下,名列“八俊”之中。而曹操也被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些优秀评价成为他们快速提升影响力的金字招牌。
这种人物评价,渐渐成为了一些人快速升阶的“终南捷径”,往往名气越大就越能够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何晏、夏侯玄这群年轻人,看到当下正值朝廷用人之际,便想着聚集在一起,相互刷风评,用以扩大影响,重新进入权力核心。
这种做法,还能行得通吗?
图片
披着风雅外衣的浮华名士
东汉时士人出仕的主要渠道为“察举制”,通过察举孝廉、茂才的方式迈进仕路。当时的察举考核看重道德层面,重视士人在家乡的风评,要求被举士人既要有较高的才能,又要明礼仪、知孝悌、有德行。
但察举制的选任权在地方管理者手中,地方长官出于私心举荐门生故吏、好友亲朋,甚至营私舞弊、朋比结党,就成了察举制最大的弊端。  
此外,士人们为了做官,便结党交游,相互营造名声。
比如评价曹操的许劭,就是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评论家,他以精准的人物评价而闻名。在每个月的初一,他都会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这种活动被称为“月旦评”,影响非常大。  
但这种民间点评要是能做到公正还好,可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将之作为牟利的工具。
比如祢衡曾评价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也投桃报李称祢衡“颜回复生”。甚至有人公然造假,桓灵年间流行一句童谣:“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不仅商业互吹、恶意刷好评,后来这些浮华甚至点评起了朝政。
比如孔融曾嘲笑曹操讨伐乌桓劳而无功。
后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  
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词多侮慢。  
孔融甚至干预重大决策,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封建诸侯。这明显是要增强汉献帝实力,使其有能力与曹操相抗衡。
这群浮华们已经严重影响了朝廷重大决策以及人才选拔。
这种环境下选拔出的人才,往往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难以胜任地方治理工作。如果是太平光景,这种做法勉强还能够维持。
但到了三国乱世,这种浮华虚伪的选拔方式只会带来残酷的灾难。    
图片
商业互吹
曹叡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
在汉末战乱中,世家大族为了保命纷纷出逃。等战争过去,这些世家大族再返回家乡,却失去了过去的土地和租客,没有了经济基础,势力和影响力便大不如前。
这些破落户,表面光鲜,拥有着祖上传下来的显赫声名,但已经外强中干。
曹叡想要站稳脚跟,靠这些虚有其表的士族肯定是不行的。
怎样才能寻找到那些既有资源又有才能的士族子弟呢?
那就势必需要对过去的世家大族进行一轮洗牌,将走下坡路的家族剔除出去,让实权家族脱颖而出。
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便凸显出来。这种新的选拔方法,是让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知名人士将人才分为九等,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相当于将人才选拔权集中到了朝廷。
而曹叡后来要求大臣们举荐人才,更是对九品中正制的补充。
身处朝堂的大臣们,本就有影响有地位,他们举荐出来的人定然具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家族势力也差不了。接下来曹叡只需要考核其能力即可。
就是说曹叡需要的人,能力和资源,一样都不能少。
否则接下来,曹魏将没办法抵御来自蜀吴的大规模进攻。
图片
新的人才选拔方式
而就在曹叡试图在用人方式上进行革新,选用一批优质人才时。何晏等浮华出现了。
这些人,空有响亮的名头,无论是家族实力还是个人能力,都离曹叡的标准差得很远,无论是理政还是打仗都不行,根本就不堪重用。
可这些人偏偏还试图恢复东汉以名取士的那一套,他们党同伐异、相互抱团、打听消息,试图左右朝廷用人。  
这显然就是东汉旧察举制的反扑。
一旦这些浮华如愿以偿,那么新的九品中正制势必就会被全面摧毁。
新旧交锋最终走向白热化。
232年司徒董昭上疏,痛陈弊端,要求惩处浮华之徒。至少有十五位名士子弟遭到禁锢。
曹魏的浮华风潮终于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