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说医·开学季 | 近视度数猛涨,戴“OK镜”到底“O”不“OK”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周顺
【编者按】
假期结束,“神兽归笼”。迎来开学季,欢脱了一整个假期的小孩哥小孩姐们能顺利摆脱假期综合征吗?家长们又该如何助他们一臂之力?湖南日报教科卫频道《有医说医》专栏,推出青少年开学季特别企划,为家长们送上这些常见问题的健康指南。
——————————
“仅仅假期两个月,孩子的近视度数就涨了50度,真的快急死了!”8月28日,陈女士带着即将上小学三年级的小鹏(化名)在湖南儿童医院眼科进行复诊时有些焦虑,“因为孩子白天有运动需求,要不给他配‘OK镜’吧?”
“最近像小鹏这样开学前复诊,发现视力下降的孩子不少。”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杜芬告诉记者,今年暑假期间,该医院眼科门诊接诊超3万人次,其中75%左右为视力异常患儿,主要表现为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
多种近视控制和矫正手段中,“OK镜”(全称为硬性角膜塑形镜)在2019年得到我国市场准入资格以来,销量稳步增长。家长们的疑问也随之而起:“给我家近视的孩子也带上‘OK镜’可以吗?”
作为一种特殊的硬性隐形眼镜,“OK镜”的设计目的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来矫正近视。据了解,它的原理是把角膜中央区的区域变扁平,让近视度数增长相对缓慢。尽管佩戴OK镜的步骤复杂,对其储存卫生环境要求严格,每年购买镜片、护理液以及复诊的费用也不低廉,但一听说能达到让孩子裸眼视力恢复正常的效果,家长们心动不已。
“如果孩子的年龄、近视度数不达标,加上卫生习惯、家庭监管力度不达标等因素,佩戴‘OK镜’绝对是不建议的。”杜芬向记者介绍,这种近视干预治疗手段,仅适用于8周岁以上的青少年,并且满足度数≤6.00D、散光≤1.50D的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孩子白天的用眼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评估。
在选择将佩戴“OK镜”作为治疗干预手段后,仍不可松懈。反复试戴、保持正确的佩戴手法、做好镜片护理、及时复诊监测……这些环节将贯穿孩子们的整个“OK镜”佩戴周期。
此外,杜芬建议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早期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如看东西常常眯着眼睛或者歪头、写作业时“埋头”苦干或总觉得房间光线不够亮等,有部分孩子还容易出现揉眼及频繁眨眼、皱眉头、拉扯眼皮等不良习惯。“一定要尽可能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以延缓孩子近视加重,或减少近视并发症的发生。”杜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