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论·教育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以来,再次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发出的新动员令,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念。深入学习贯彻《决定》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最新部署,积极探索实践其重要结合点——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深度融合乃至一体化,还需要加深认识、开创新局。
深刻认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中心任务统领下,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方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合为一个部分作出谋划部署,将“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纳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相应地,《决定》也单列一部分专门部署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就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基本论断,确定3个领域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到《决定》作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定位,细化3个领域的阶段性任务重点,导向鲜明、一以贯之、层次清晰、梯次递进,所蕴含的重要脉络就是,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从而也确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的重大决策。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为准确把握教育、科技、人才3个领域强国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
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将按照《决定》确立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分阶段统筹推进。在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框架内,《决定》又提出,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今后五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必然要求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紧密跟进,同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进程相互契合,在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方面,迈开新的更大步伐。
积极探索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结合点
根据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总体要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决定》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要求必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夯实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基础,科技领域坚持独立自主持续开拓创新,人才领域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正在汇聚广泛共识、形成巨大合力,迫切需要在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方面开拓新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决定》就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政策导向和具体举措,进行多方面新的部署。为此,在深入落实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有必要积极探索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结合点。其中,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深度融合乃至一体化,已经成为教育科技人才领域“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合作呈现出多样化的“光谱”,即各方达成资源共享协议,实现单个或若干项目合作,开展跨机构多项目协作,设立共同体,建立战略联盟,探索跨行业、跨区域和跨国合作。以上诸多运作方式,曾借助经济全球化分工格局调整顺势而上,不少发达国家在很多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优势占位。不过,近年来因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许多国家的产学研合作遭遇严峻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并逐渐将其纳入国家层面政策规划,取得初步实效,形成了符合国情实际的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深度融合予以更高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特别要求高校“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进一步提出“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更高要求。
总体上看,我国产学研合作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跑位置,同发达国家相比,也从跟跑起步,逐渐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和领跑。国内多数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项目运作、资源共享和制度建设实效明显,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长三角区域校地合作联盟等为典型,在打造区域性创新集群和专项高新园区等方面,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整合资源、聚力攻坚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形势下,科技创新将更加需要寻求团队研发和合作攻关的平衡点。尤其在不久前,中国工程院专家从全球科技前沿角度,梳理了面向新兴和未来产业的新质生产力16大重点新材料细分领域,发现几乎没有任何领域仅靠单个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就能独自耕耘出丰硕成果。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深度融合乃至一体化,正在成为我国抢占并稳居世界科技创新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关键选项。
沿着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结合点深耕细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目前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根基稳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适应性不断增强,高等教育迈进普及化阶段,为各行各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以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为主干,正在加快建设;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逐步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新格局,尤其是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领域跃上新的台阶,为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打下了基础,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塑造高质量发展新生态积蓄了力量。按照《决定》绘就的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施工蓝图,沿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结合点,深化产学研合作相关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至关重要也非常迫切,需要多方面继续探索实践。
第一,深化产学研合作相关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需要纳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格局。产学研合作相关体制机制中政府和市场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运用多种政策手段,促进产学研各方协调合作,有利于在各方难以单向突破的环节集聚资源攻关。二是产学研各方按市场规则协商合作,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多元资源灵活配置,项目适应性拓宽。不过,在有些项目运作过程中,由于政府和市场定位不清、关系不顺,合作实效受到影响。因此,根据《决定》确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深化产学研合作相关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入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这一重要论述,为深化产学研合作相关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其中,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改革重点是完善政府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励保障、服务监管等长效机制,细化产学研合作相关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点任务,逐项分解到产学研相关各方,力求一体统筹推进。可以设想,在国家层面需要明确不同行政部门权责,专设部际省际统筹协调机制,制定改革总体规划,切分阶段目标任务,启动相关项目工程,着重协调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地方层面需要紧扣国家层面规划部署和项目配套,因地制宜做好科学布局、政策引导、规则制定、财税支持,重点施行本地区专项规划和短周期行动计划,支持试点先行,分类扶持典型,及时总结经验,注意适时推广。
第二,深化产学研合作相关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关键是构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有效机制。我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全社会研发经费年支出突破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其中2/3来自企业和社会投入,显示了企业科研开发的旺盛活力。从科技创新分类看,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主要集中在基础学科、前沿技术或核心技术等领域,高校和科研院所一直是主力军,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有积极参与态势;在应用研究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和研发机构是主力军,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生力军;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领域之间逐渐生成的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作为沟通衔接前两类研究的弹性地带,发展潜力很大,越来越受到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型骨干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重视,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深度融合的“蓝海”。在全口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即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高的若干省份,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呈现蓬勃生机,努力在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有大作为。
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对企业科技创新寄予厚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决定》进一步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依据党中央上述决策部署,需要加快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通过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型骨干企业牵引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发资源,并吸引社会资本有序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切实发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优化市场运作体制机制环境,加快新质生产力相关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提炼生成高效运作的模式模块模板。
第三,深化产学研合作相关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需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在产学研合作框架内的科技成果转化链中,上游技术提供端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基地,中游技术转化端由第三方服务平台、成果评价系统和多元投资机制构成,下游技术承接端则形成企业、企业研发机构、园区等网格结构。多年来,在营造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方面,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从保持上游既定优势逐渐向中游拓展,不少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邀企业进驻校园设置工程中心、实验室、工作站等,许多大学会同科研院所联系企业组建多边合作联盟,在学校周边合办内外联通、向外辐射的科技园区,为科研成果产品化、产业化、商业化、资本化等提供服务。
根据党的二十大总体谋划,《决定》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一是聚焦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局,“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二是夯实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基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三是高度重视调动产学研各方积极性,“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考虑到2024至2029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强力攻坚的五年,为促进产学研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的深度融合,高校和科研院所需要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加快打造符合国情和区域实际的产学研联盟共同体和资源服务平台,精准对标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现实需求,参与搭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挥主动性的有效机制,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着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凝聚更大合力。
实践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深度融合乃至一体化,是站在“今天”既有资源基点上,为“明后天”做大做强科技创新体系,完全可以盘活下好的“一盘大棋”。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新时代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一定能在产学研合作相关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促使产学研各方同心协力,不断谱写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4年08月29日第6版
作者: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