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阿尔山8月29日讯(记者 吴佳潼)筑城守边、强疆固边,是国之大计。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边境前沿、大山深处,大兴安岭哈拉哈河畔,伫立着几间简陋的平房,平房外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这里便是兴安边境管理支队伊尔施边境派出所的护边员王玉发的家,这里距离边境线仅5公里。
边境前沿、大山深处王玉发的家。左泰 摄
今年67岁的王玉发1984年在阿尔山林业林场工作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开始巡边。王玉发负责的边境管段是中蒙边境25.928公里的边境线,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片土地,都有王玉发的足迹。
共产党员、护边员王玉发。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我的作业区都在边境前沿,边放牧边巡边,守国守边就是守家!”王玉发笑着说,“我土生土长在这里,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这山坳坳里哪有沟沟坎坎,哪有特殊记号,哪座山头有手机信号,都在我脑海中。” 得知阿尔山边境管理大队要建立一支护边巡防队的消息,住在边境前沿的王玉发兴奋不已,他主动报了名,成了一名护边员。
王玉发放牧巡边时带的“装备包”,里面装着望远镜、锥子、钳子。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自从加入护边员队伍以来,王玉发便把巡边守边当成自己的事业,背着装有望远镜、锥子、钳子的“装备包”,数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边境一线,倾心倾力为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站岗放哨”。“守好边境一线,晚上睡觉都踏实。”王玉发说。
20余年巡边路,王玉发走了一遍又一遍。巡边路上,遇到野兽是常态,他曾手持棍棒直面熊和狼。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让他对边境管段所有敏感地段、通道便道了如指掌,边境前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王玉发家里的照片墙。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工作期间,王玉发协助伊尔施边境派出所抓获5名企图偷越国(边)境人员,累计巡边近万公里,常态化协助派出所开展巡边踏查近千次,核查边境地区务工、从业人员800余名,迷失群众70余人次,救助受伤野生动物76只,修补边境铁丝网100余次,赢得了边境线“活地图”的赞誉。先后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边民”、“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3年度网络人物、兴安盟“十佳护边员”“最美戍边家庭”等荣誉称号。
巡边时,王玉发拿着望远镜眺望远方,看到松动的铁丝网,用钳子和锥子加固。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守边的日子固然寂寞,但在王玉发看来,却是忙碌而踏实的。他不仅边放牧边守边,还是边境线上的宣传员和调解员,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边民家中,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增强了边民的法治观念和爱国意识。在他的影响下,先后有13名群众自愿加入护边员队伍,共同守护边境平安。还在牧民因草场发生纠纷时,积极配合派出所调解矛盾纠纷。
王玉发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巡边、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信任,在“红色堡垒户”的投票选举中,他以几乎满票的票数当选。
王玉发用石头堆砌的“爱民 护边 守边 强边”八个大字,每个字4米*4米。左泰 摄
“刚到这里时条件十分艰苦,没水没电,现在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边境稳定,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要感谢党和国家对边境地区的大力支持。古人以勒石铭记,我也要把守护边境、爱党爱国的心刻印在边疆的石头上。”2019年,王玉发自发用1000余块石头亲手堆砌出“爱民 护边 守边 强边”八个大字,也诉说着自己的护边决心。
王玉发(最后一位)与边境警察和其他护边员一同巡边。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谈及家人是否支持他的工作,王玉发笑了,“我妻子听我的,我的决定她都支持。但孩子们总劝我别做了,担心我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王玉发曾在10年前做了2次心脏手术,还有高血压,平时外出放牧巡边时也会随身带着药,遇到突发情况也学会了自己紧急处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变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忠诚。“作为中国人,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有这个觉悟和责任心,巡边工作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条路,我要一直坚定的走下去,直到走不动为止。”王玉发说。
【责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