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腰骶部疼痛病人做完腰椎核磁共振发现报告单上写有“骶管囊肿”字样,心里顿时发慌,考虑是不是脊柱上长肿瘤了。其实骶管囊肿是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骶管内囊性病变的总称。大多数骶管囊肿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少部分情况可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今天,湖南省直中医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就结合中华医学会关于骶管囊肿诊治专家共识为您介绍什么是骶管囊肿。
一、发病机制
目前关于骶管囊肿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研究透彻,国内外专家普遍考虑与先天发育、遗传倾向及后天炎性刺激、创伤应急有关。
在各类研究报道中,骶管囊肿以神经束膜囊肿最为常见,占比至九成余;国内一般建议将骶管囊肿分为:
1.单纯型(囊壁、囊腔均无神经根)
2.神经根型(囊壁及或囊腔有神经根)
二、临床表现及体征
有症状的骶管囊肿人群约占10%-20%,且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为腰臀部、马鞍区、下肢、足部不同程度的感觉及运动异常、大小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以上情况可随体位改变而改变,当站立或持续性咳嗽时可加重,平躺卧床休息后可稍缓解。
通常早期可为间歇性发作,病情发展严重时患者活动行为被明显抑制。
检查时可见腰骶部疼痛、肛周疼痛、下肢肌力改变、间歇性跛行、肛周及下肢皮肤感觉减退等情况。
三、常见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首选MRI,可多方面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同时可现实神经根与囊肿关系,协助诊治;DR及CT也是常规影像检查方式。
2.神经电生理:当出现下肢、肛周皮肤感觉及运动障碍时,可行肌电图检查。
3.尿动力学检查: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情况时可行该项检查。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一般无特殊处理,常建议随访观察;症状性患者,需谨慎结合病情轻重程度、患者主观意愿来采取不同治疗,常规分为保守(例如避免久坐久站改变生活习惯、止痛、物理疗法等减轻症状)、非保守治疗(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可采取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有复发风险,需严格把握指征)。
临床诊断需慎重,症状性骶管囊肿人群占比不高,其症状、体征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马尾神经综合征、泌尿系疾病相混淆,需多方面综合考虑下诊断。
来源: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