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沟通落幕,中方通稿为历次最长,双方对台湾问题仍存分歧

全文1103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中美战略沟通落幕,双方在台湾问题、南中国海等问题上仍存分歧,但在领导人互动、人工智能管控等领域取得共识。

02沙利文是首次以白宫国安顾问身份访华,但已是与王毅外长自2023年5月以来举行的第五次会面。

03然而,美国在台湾问题和美国科技霸凌问题上仍未给出明确承诺,双方依旧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

04专家认为,美国决策层尤其是对外战略团队在认知上存在问题,沙利文访华旨在谋求支持,以便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击败特朗普。

05尽管拜登政府将外交作为优先方向,但中国在对待美国大选时并不感兴趣,仍将继续竞争与合作。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沙利文访华之旅接近尾声,两国新一轮战略沟通的成果也有所眉目,虽然竞合关系依旧是恒定不变的主题,但从会后双方所释放的信息来看,还是有不少可供解读的地方。

首先来谈谈共同点,结合新华社与白宫的通稿,双方在领导人互动、两军战区领导人互动、人工智能管控、禁毒、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取得共识;在台海、南中国海、美国对华科技与贸易遏制等方面持续存在分歧。

图片

双方一致评价这是一场“坦诚、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

有部分美媒注意到,虽然这是沙利文第一次以白宫国安顾问的身份访华,但这已经是他和王毅外长自2023年5月以来举行的第五次会面。在本次战略沟通后,中方所发布的通稿是这五次里最长的一篇,客观地陈述了沙利文的部分观点,诸如拜登政府对美中关系的定义,即双方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有观点认为,对于美国来看,跟中国竞争是“必然”,合作则是不得已。起初美国并不能够平心静气的接受这种关系,但过去几年里,美国逐渐改变这一立场,或许说大致能够接受这种观点。

图片

复旦大学的沈逸教授倒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美国的决策层,尤其是对外战略团队,“认知上不正常”。沙利文来中国的目的就是谋求支持,便于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击败特朗普。

事实上,对于中国最关切的台湾问题和美国科技霸凌问题上,美国都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的承诺,仍旧是模棱两可的打哈哈,可见双方依旧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但两国心里都清楚,战略沟通不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是要防止这些问题导致两国关系滑向对抗。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较之以往,双方通稿重合的部分还是比较多的,虽然不能用成功来评价这次战略沟通,但起码也是无功无过,至少能够避免战略误判,预防军事冲突。

图片

拜登在放弃连任后明确表示,要将往后的工作重心放在外交方面,如此看来,对华政策仍是拜登政府的优先方向,即使拜登的任期只剩下最后几个月。

回顾拜登上台之初,在接手特朗普的烂摊子之余,他更希望能与中国建立一种“平稳的关系”,负责任的管理竞争关系,更加低调的展示所谓“美国的力量”。

双方讨论了领导人会晤的问题,如果成行的话,或许应该在G20或APEC峰会期间,拜登本人访华的可能性不大,也没有实质意义。尽管拜登只是一任总统,但他大概率是自卡特以来第一位没有去中国访问的美国总统。

图片

美国总统大选按计划将于11月5日揭晓选举结果,所以从现在到2025年1月下届总统就职的四个月期间,拜登只是一个“跛脚总统”。

从通常的观点来看,这种领导人剩下的任期都只是“打发时间”而已;但也有观点认为,恰是由于为时不多,也不排除他会以更激进、更强硬的手段来推进自己的政策与主张。

笼统来看,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一个比较有延续性的东西,不会因政党轮替而有太大的变化,故而中国也不排斥同拜登政府沟通,毕竟对话总比对立好,交流总比隔绝好。

中国对美国大选其实并不怎么感兴趣,一则是美国内政,外人不便置喙,二则中国心里也清楚,谁上台都只是那个样,无非是新瓶装旧酒而已,往后大家还是该竞争的竞争,该合作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