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囚于自我封闭的孤岛没有前途!”这是百年耻辱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三寸日光
1842年8月29日,对于全体中国人民来说,是个充满屈辱的日子。这一天,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的虎视眈眈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让香港岛,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并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严重侵蚀了中国的主权,将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此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不平等条约,致使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纵观这些条约,没有一个不是对中国主权的侵害,没有一个不是对中国人民尊严的践踏,没有一个不是对中国的物质掠夺和精神奴役。
表面上看,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虎门销烟,但其背后是英国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野心勃勃以及清政府落后腐败的真实写照。此役让清政府的诸多问题暴露无遗,如军事防务松弛、武器装备落后等。彼时,清朝已经不再有过去的辉煌,然而统治者们却有着盲目的自信。“我天朝上国气象万千,不必太过于理会那些西洋小国,再怎么样也只是些跳梁小丑。”
于是,他们大门一关,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闭目塞听,排斥任何外来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自以为是地将自己封闭在所谓的“安稳宁静”环境里。
可是这种做法真的可行吗?看看后面发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就知道了。
当清朝的官员们还沉浸在“天朝迷梦”中时,外面的世界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方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火车、电灯等代表着当时先进的事物相继被发明。清政府闭关锁国,关上心门的同时,也关闭了同世界交流、获得发展的机会。彼时,英国的蒸汽机带来了船坚炮利,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当战争打响,在完成军事现代化的英军面前,武器装备落后、缺乏现代战争理念和经验的清军当然无力招架,只能被动挨打。自此,曾经的“天朝上国”,沦落为他人的“后花园”,西方列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鸦片战争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它向国人揭示了“开放则兴、封闭则衰”的不变规律,告诫人们落后就会挨打。有人说,“鸦片战争,就像是在中国这间古老的屋子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让中国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世界的变化。”也有人说,“闭关锁国,就像逆流而行,最终会被时代的洪流推向悬崖。”
而经此一役,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逐渐认识到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思考中国的未来,寻求救国之路。他们有的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有的建议学习西方的制度,试图通过改革来改变中国的命运。虽然这些努力在当时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的命运,但为后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先进的思想指引。1984年,邓小平同志会见外宾时谈到改革开放问题并强调:“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几十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始终敞开胸襟,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
放眼全球,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早就被时代抛弃,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经是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实践证明,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乃冒时代之大不韪,注定难以长远。
正如习主席强调的,“把自己囚于自我封闭的孤岛没有前途!”开放与合作是强国之道,这是惨痛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也是当下我们必须要坚持走好的路。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