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当爱已成往事

潮新闻客户端 周勇

图片

徐静蕾导演的电影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有分量的佳作。

影片讲述了一个特别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前半段。男主人公自外回到家中,管家殷勤地替他掸去外衣上的灰尘。“这段有她们的消息吗?”男主人说,“蔡小姐呢?”管家说:“没有。”男人有点不甘心,“朱小姐呢?”管家答:“也没有。”

晚上,管家端来了炸酱面。“今天是什么日子,要吃这个!”男人说。

“今天还必须得吃这个面,您忘了啊——过生日!”老管家说。

男人这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谢谢您吶!”

图片

当他拆开信,一下子仿佛打开一段尘封的故事。“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我的儿子昨天死了。当你打开这封信,说明我已死了。我们的儿子,也已经死了。我在他旁边守了三天三夜。”女主人公在信中对他说。

上世纪三十年代,女主人和她的妈妈生活在一座四合院里。女主人告诉男主人,她和他曾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男主人搬来之前,他租的房子原本住着两夫妻,男的和女的总是打架。后来有一天,他们家出事了。警察查封了他们家,因为男的是一个小偷。再往后,男主人公——一个报馆的记者,也是作家,在他家管家的安排之下搬进来了。女主人那时才十二三岁,她亲眼看到男主人搬进一大堆的精装书,而她自己所拥有的只不过是二十本简陋的纸皮书。这些书仿佛一缕阳光,将她卑微的内心照亮。她与男主人公未曾谋面,好不容易见到他,是在巷子里玩耍时看到他跨着摩托车回来。他的文雅,使她对他顿生好感。她偷偷穿起了花衣服。妈妈让她脱了。“咱家是穷人,脱了,你懂吗?”她的妈妈说。出门时,她就撞上了他。

晚上,她偷偷出去,想去敲他家的门。门没有开,她在走廊边的立柱上睡着了。醒来时却看见男主人公和一个女人自外面回来。

过年的时候,她的母亲让她给邻居送饺子吃。女孩不肯,母亲不得不自己去送。女孩透过窗口看到母亲将碗递给男主人,男主人邀请她母亲一起放鞭炮。

女孩的母亲在媒婆撮合之下,准备嫁到山东去。女孩听到后非常失落。她的内心十分忧伤。她回忆起帮助管家收衣服进到男主人公家里,她沉迷在这个男人卧室和书房的特有味道之中。

而她,又不得不随母亲嫁到山东。

“我的儿子昨天已经死了。置身于漫无边际的孤独之中,我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女主人回忆着。

6年后,女人考上了北平女子师范学校。她又回到那个胡同,住在四合院对面的院子里。有一次,她坐黄包车碰上了男主人的车,男主人彬彬有礼让她的车先走。男主人对这个清秀美丽的女孩顿生好感。北平爆发了学生运动,女孩在游行人群中碰上了他,为了躲避军警,她在逃跑时被男主人抓住手解救出来。男主人邀请她去自己家里。女主人对他早已芳心暗许。于是他们共度良宵。第二天临走时,男主人送给他一朵白玫瑰,他说今天是他生日。送走了她,男主人要出差,对她说,他回来会去找她。女主人说她会等他。

图片

三个月后,女主人发现自己怀孕了。但她不打算告诉他。她是一个自尊的女孩,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女主人生下了孩子。8年过去,孩子长大了。女主人成了交际花。她和一个空军队长好上了,她辗转到一个个地方,没想到又在北平碰上了男主人公。她拒绝了空军队长的结婚的要求。在一次舞会上,她碰上了男主人公。两人一见之下,旧情复燃。男主人邀请女主人去他家里,两个人又一次鸳梦重温。男主人说,他好像认识她,但是他想不起来。女主人临走时让他给自己一朵玫瑰。她看见了她每年在他生日时送给他的玫瑰花了!女主人的提醒没有让男主人清醒。因为在他眼里,她只不过是他众多一见生情的女友中的一个而已!

女主人戴上首饰,在院子里她碰上了老管家。老管家也仿佛认出她了。女主人将男主人给她的钱付给管家做小费,匆匆走了。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我们的孩子。”女主人反复说着,“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可以爱,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啊。你从来也没有认出我是谁。你从我身边经过,你总是走啊,走啊。曾经有一度我以为我可以把你抓住。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他的眉宇之间像极了你。可一夜之间他就残忍地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复回,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你现在也许感到,我是多么的爱你!”

电影到此画上了句号。这部电影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中篇小说。电影版本曾有过,是1948年由美国环球影片公司拍的。这个初版电影忠实于原著:14岁女孩丽莎暗恋着隔壁的钢琴家斯蒂·布兰德,若干年后他们相逢共坠爱河。钢琴家始乱终弃……丽莎虽然结婚了,但她和斯蒂芬共同的儿子死于伤寒。丽莎写了封长信给斯蒂芬,也寻死了。她的丈夫要和钢琴家决斗。斯蒂芬得知真相后,原本准备逃走的他上了和丽莎老公决斗的马车。

相比老版电影。徐静蕾拍的新版电影删去了这个结尾。改成了由主演姜文拿着信望向窗外,他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对窗外望的清纯小姑娘。这个结尾更吻合中国观众的心理诉求。

关于爱情,我想经典的诠释有很多角度。徐静蕾导演把爱情架设在一个虚构空间里展开,这是很有想象力的。老北平的四合院,钟楼,胡同,影厅,以及有意安排的其它民国背景,使人恍若置身于一个真实情境之中。

图片

不过影片人物的安排显得有些虚浮。比如男主人公长达十数年玩世不恭的感情生活,在那个年代颇有些不切实际。一个报馆记者,作家,一个花花公子。那种年代的人性难道是这样的纯情如初的吗?

无论如何,这段暗恋的故事多少还有些特别,有些复杂。它的剧情有点像新版《城南旧事》,比较荒诞,又耐人琢磨。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抒情。委婉的背景音乐,配合第一人称“我”讲述时的调子,缓慢,深沉,使影片的美感顿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