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名家说|我们是否正在陷入“流动性陷阱”?

8月24-25日,百川论坛——第三届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产业与现代化:中国与世界”2024研讨会在深圳前海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业界专家,从产业层面探讨现代化的中国实践与世界经验。本次“百川名家说”第三期继续为大家分享专家们的精彩观点!
📖
随着南方国家的崛起,中非国家更需要加强合作——建立定期对话机制,讨论共同关心的全球和地区性议题。这将有助于双方调整立场、交流信息并协调行动,以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经济不稳定等诸多挑战。
——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副教授 Messay Mulugeta
📖
越南的目标是到2045年成为高收入国家,而持续的现代化取决于应对挑战的能力。政府的重点应该在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以促进创新——在部分行业达到领跑的地位和水平。
——利兹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 Hanh Pham
📖
平台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有两大特征:第一,平台经济承担市场“看门人”角色,不仅市场份额大,而且形成市场的“基础设施”——规定了监管的结构;第二,平台经济从“双边经济”变成“三方经济”——在商户、消费者中间加入了平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监管权。这些差异也导致中国的平台监管在央地分治上发生调整,主要体现在监管权的集中倾向。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 黄冬娅
📖
新型政商关系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亲”是政府对企业的亲近,是企业有难之时政府的及时帮助;“清”是政府与企业的边界清晰,是政府履职之时的规则约束。
📖
金融的本质是跨时间的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而“时间”既有物理的维度,也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维度。金融体系的形态本身也反映和影响着一个社会对于时间的集体体验与管理方式。
——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黎晨
📖
我们是否正在陷入“流动性陷阱”?尽管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确实存在这样一种风险——我们的货币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边际效应正在下降。在企业层面,如何设计企业的创新机制?如何鼓励企业做中长期的研发?如何平衡政府调控机制和市场率选机制?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更多思考。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达
GBA Review 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