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课间10分钟变一刻钟!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

“我们要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引导学生利用课间走出教室。”据北京市教委介绍,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对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学校调整大课间时长,落实15分钟课间安排,引导师生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图片

不许说话不许动;上厕所是走出教室唯一理由;拖堂和提前上课各占几分钟……近两年,“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备受热议。各地家长都表达对“课间圈养”现象的不满,呼吁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北京率先打破课间10分钟的定式,提出将每一节小课间延长至15分钟,是再次旗帜鲜明地亮出态度:不仅要把原有规划中的课间原原本本还给孩子,还要想方设法规划更多的时间,保障中小学生从容地走出教室、走向户外,享受多姿多彩的校园时光。保证孩子的课间10分钟,是家长的共同心愿。如今课间有了加长版,家长喜出望外,各地网友也纷纷点赞。

延长的5分钟,涉及学校活动供给改革,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学校要调整司铃设备,做好室外活动方案和安全保障,维护新的教育教学秩序,老师也要优化上下课时间,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课间活动。为了多腾这5分钟的空,教育工作者免不了要与“时”俱进。学生能否畅享课间,事关玩乐天性能否释放、心理发展是否健康、学习节奏是否科学,尤其是身体素质是否过硬,因此学校和教师应以此次调整为切入点,从“课间的管理者”转变为“课间的设计者和参与者”,注重在教学的各个领域改进方式方法,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为孩子们的天性松绑。

为孩子挤出的黄金5分钟,会不会还会被课堂时间挤掉?北京市教委在发布延长课间政策的同时,已给学校和老师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严禁拖堂和提前上课,不得随意缩短学生课间活动时长,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坚决杜绝课间禁止学生出教室的问题等。一系列“碎碎念”,无不是为了保证课间一刻钟能完完全全属于孩子,保障孩子们能成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做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青少年。

一代代人习惯的“课间10分钟”,变成了“15分钟”。这不是简单的时间增减,而是一场大胆的“变奏”,弹出教育理念的革新;5分钟并不算长,却可以让孩子迈出活泼身心的一大步。当学校的课间从不断压缩到慢慢抻长,也说明素质教育的价值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来源 北京晚报 | 记者 辛音

 流程编辑 马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