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之光——读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有感

读完张雪云老师著写的《“海牛”号》,内心有种抑制不住的敬佩,也油然升起一种对中国科研人的崇拜。这本书是海洋钻探“海牛”号从起步、追赶、到超越的一部励志发展史。书中有对“海牛”号科研知识的专业精准剖析,也有对“海牛”团队从科学家到普通技工饱满详实的叙述,还有作者一路采访留下的感性、深沉与动容的采访手记。张老师以散文家的细腻、深邃的情怀,美妙地去除了科技专业的枯燥和生硬,用文学的表现让我们感受中国科学家钻研精神的执着,研发国之重器的艰辛,科学家坚韧不拔的高尚品质。
图片
书中对深海钻探“海牛”号科研故事的讲述与科研人物的细致描写一起推进,相互给予和彼此丰满。作者讲到“海牛”号研发的艰难,当中需要攻克的重重难关,大到每个机械设备,小到一颗螺丝钉,都需要科学家们的细致和精确,还有不断的探索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因为只要出现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将导致一次海试的前功尽弃。作者用专业的科研语言,丰富的情感来呈现“海牛”号研发中的每一个插曲,每一个故事,每一次重要的进步。
同时也展开了对“海牛”之父万歩炎教授这位主人翁的塑造。从“海牛”号的设计、画图、制作、试验等各方面,万教授都亲力亲为,就算为做出一个标准的小零件,万教授可以无数次跑去工厂和工人不断比对和测试。万教授吃饭睡觉都在想着科研,在研发保压盖装置这个原理时,万教授和几个朋友吃饭,受到啤酒瓶盖的原理启发,一个科研困扰又一次得到突破。可见,“海牛”号的成功和闪闪发光,堆砌着万教授无数的艰辛付出。
“海牛”号是万歩炎教授毕生的心血,他带领科研团队历经了三十余年的刻苦奋斗。当初,万教授看到中国的深海钻探技术长期落后,处处受制于人,于是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心,他下决心要为中国研制最前端的海洋钻探设备,“海牛”科研楼里写着“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万教授一直践行着这句话,从“海牛”I号的研发到“海牛”II号的成功,从钻探0.7米的第一个“中国孔”,到如今的231米世界深度,他带领团队一次次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刷新海底钻机钻深纪录。当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后,万教授和团队并没有被荣誉淹没,他们继续埋头苦干,加班加点,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这时,他们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有了更远的科研目标。
万歩炎教授不但是一位科学家,他也是湖南科技大学里的一名老师。他一边做科研,一边培养青年人才,甘做提携后辈的铺路石。万教授认为,想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人才做支撑,但这种培养,不是单单在教室里、实验室写论文、做推敲思辨,而是一定要到实践当中去。万教授要求学生做工人型学者,能吃苦耐劳,能拿起扳手像工人一样干活,所以他的研究生、博士生首先第一堂课就是跟他去出海。作者在讲诉中,让我们看到万教授不但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更在教书育人方面,有自己深邃的思考和研究。所以这个人物的饱满和人格的崇高,非常自然又多方位的展现出来了。这种从一个点出发,映射出多个点的写作方式,客观、鲜活、真情又洒脱。读来让人深深感叹。
作者在多维度对“海牛”号和团队的描写中,每一篇幅的“采访手记”是一个亮点,这样的手记是对行文的停顿、留白、总结和优雅的回望,非常有艺术性。每篇手记有感有思有悟,散文家的文采和情感的真挚非常到位,使科研的理性变得柔软下来,叙事的节奏变得有韵律有风情,就如月光下一条长流的河,银光照水,有深度,有宽度,有长度,蜿蜒至很远的地方去。作者在手记中写道:“星河之下,蔚蓝之上。不甘落后的这样一群海洋人,不断创新,不断攀登,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一些国之重器,不断挺起中国制造的脊梁。”这样优美又振奋人心的话,作者是发自内心又赤诚一片,同时把“海牛”号开创性贡献写到极致,让我们读者对这群深海养“牛人,感到无比崇敬。
作者还在手记中写道:“我希望这本书真正的意义与价值,是向更多的人传递中国科研人的精神,让更多年轻人懂得科研的精神和培养爱国精神。”作者的这个初心,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深深体悟到了。这种科学家的精神和爱国之心,在书中是一道精深的光。作者在书中不单写到万教授,还写到了“海牛”团队里的很多博士和技工师傅,作者深度挖掘出他们个性又充满魅力的科研日常和精神,不单使这台深海重器“海牛”号多方位多角度释放出光彩,而且在下面托举起这台“海牛”号的科学家与技工师傅们,更加充满了传奇色彩。
书中的这些科研人可爱、认真、执着,充满钻研精神。许靖伟博士专门准备了一本海上日记,只要出海都会记录下工作的每一天,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车间主任罗济绪师傅也有一本黑色日记本,里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一些日常工作的管理要点,如:“8月19日,阴天,装车,车辆超重,返回重装。”这些点滴之间的记录,便是“海牛”号从无到有,再到超越和领先,这一艰难的成长历程。金永平博士为“海牛”号申请了几百种保护专利,又撰写学术报告,还掌握了操作“海牛”号钻机的技能,是万教授的得意门生。能称得上“海上诗人”的全伟才博士,理性思维中蕴藏着文艺天赋,他一直在做钻机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掌握着核心技术的他,淡薄而纯粹,平凡却又不普通。这些科学家、博士生、技工师傅,每一个人,却似“海牛”号身上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他们加持在一起才成就了我们的“国之重器”。
看到他们,让我充分感受到,原来科研很有魅力,是神圣的理想,又如深情的爱好,可以无穷尽探索下去、追随下去,让人乐此不疲。我想,这些科研人已把科研工作当成生活,成为信仰。而这层精神的后面藏着一颗多么热切的爱国之心!科学家们想改变中国深海钻探的落后,想让祖国不断的强大起来。所以,虽然科研的道路充满艰险、困苦、失败,但“海牛”人从来都不畏惧,而是越挫越勇。这本书每每看得我惊心动魄,也看得我感动不已。这些科学家以牛的精神和忠诚,钻探海洋的深度,这时,我仿佛看到那深海之光,隐约从海上散发出来,照亮天地,天是蓝色的海,海是蓝色的天。
文|陈诗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