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神兽归笼”,全网上线!

全文1033字,阅读约需3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安徽博物院推出全网上线的“神兽归笼”活动,展示了一只来自群舒国的小神兽兽首鼎。

02兽首鼎是春秋青铜鼎界的小萌宠,造型憨厚可爱,成为安徽博物院“安小博”萌宠IP的原型。

03群舒文化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江淮地区众多偃姓小国的总称,其青铜器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04除了兽首鼎,群舒青铜器还包括龙柄盉和折肩鬲等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器物。

05群舒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为研究古代文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今天,一年一度的“名场面”
“神兽归笼”又上演啦!
一只来自群舒国的小神兽也来凑热闹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新同学”
兽首鼎
图片
“大家好,我是春秋青铜鼎界的小萌宠”
都说“00后”敢说
这只小神兽都2000多岁了
还敢说自己萌呢
不过,一般敢说自己萌的
真实情况是……确实很萌
图片
鼎的一侧是兽首
双目圆睁凸出
头上犄角竖立相对
忍不住要猜像啥动物了吧?
听劝,趁早放弃
因为你根本形容不出来具体是像哪一种动物
像羊🐐、像鹿🦌、像兔🐇……
(内心OS:“反正就是不像我自己呗”)
图片
鼎的另一侧是呈扉棱状的兽尾
兽首和器身连铸
图片
腹部饰一周蟠虺(huǐ)纹
(蟠虺纹即像许多小蛇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图案,春秋战国时期多作为器上的主体纹饰。)
整体器型小巧、体态憨厚
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神兽形象
是古人祭祀时使用的青铜礼器
其萌萌哒造型也成为了安徽博物院
“安小博”萌宠IP的原型
图片
兽首鼎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青铜装饰艺术
已经从庄严肃穆开始向世俗审美转变
群舒是谁?
这件兽首鼎
1974年出土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五里
群舒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重点来了,群舒是谁?
群舒是西周至春秋时期
江淮地区众多偃姓小国的总称
图片
西周时期,周公东征
东夷的部分族群南迁至江淮地区
与本地土著相融合
春秋时期
因群舒地处南北地理要冲
在吴、楚等大国的争霸中被楚国所灭
群舒青铜器就是群舒国的重要物质遗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在群舒故地多处出土了地域特征显著
相异于其他地区的青铜器
学界称之为“群舒青铜器”
20世纪60年代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商承祚先生见到兽首鼎夸赞道
莫道春秋舒国小,牛形盆口邈难追。横铉遗制真谁偶,拍案惊看振世奇。
图片
主打一个萌
群舒青铜器早就掌握了流量密码
和对大多数青铜器雄浑凝重的“刻板印象”不同
群舒青铜器就像是一枚“文艺青年”
造型清秀、呆萌
内涵多元、丰富
它们也是群舒文化最重要的体现
群舒文化承袭了中原文化传统
融合了东夷文化特色
与周边的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不断融合渗透
根植江淮地域文化
形成了最具安徽地域特色的青铜文化
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图片
△ 群舒青铜器的器类主要有鼎、簋(guǐ)、鬲(lì)、盉(hé)、盘、匜(yí)、缶等,器物组合以食器和水器为主。
除了兽首鼎
还有两位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
群舒青铜“形象代言人”
图片
一个是脖子很长的酒器(水器)
龙柄盉(hé)
图片
另外一个是长了三条腿的烧煮炊器
折肩鬲(lì)
群舒青铜器的特征
器型较小、多无铭文
器物组合以食器和水器为主
很少有兵器和工具
不管是家里的“神兽”
还是博物馆的神兽
悠闲的暑假已过
收收心、加加油
元气满满地迎接新的开始吧!
图片
图片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王楠
视觉丨林琦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帅钟琴
特别鸣谢丨安徽博物院 总台安徽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