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爱尔兰灵魂”的诗歌风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诗集五卷本出版

图片
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2013),爱尔兰诗人、诗歌评论家。曾获艾略特奖、毛姆文学奖、史密斯文学奖、惠特布莱德年度图书奖。1995年,希尼因诗作富于“抒情之美、伦理之深,升华了日常奇迹和鲜活过往”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从叶芝等前辈身上汲取了灵感,最终成为“叶芝之后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他也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好的英语诗人和天才的文学批评家。
希尼生于北爱尔兰德里郡,长于世代耕种且虔心天主教的家族。他的诗简洁、自然、淳朴,善于调度自然的意象和富于韵律的语言。生存的环境孕育了希尼的诗歌直觉,其中既有日常经验的绵延,又有历史的纵深感。希尼在日常中提炼哲学深义,奏鸣音乐的愉悦,把伴随诗人成长、久困爱尔兰的政治纷争融入幽深的诗篇,扩展为对20世纪人类经验的反思。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 “文学纪念碑”书系引介了费伯出版社的希尼十卷本,合为五本,以中英双语联璧呈现,采用皮面法式精装,2024年6-7月悉数上市。
这五本希尼诗集,从处女作《一个博物学家之死》到获诺奖之后《酒精水准仪》,集合原诗10个完整单行本(包含9个诗歌单行本以及《迷失的斯维尼》这一古爱尔兰诗剧改编),从60年代到90年代,跨越30年,展现诗人在诸多经典诗歌形式和主题下的毕生努力和思想历程。包含《挖掘》《字母表》《来自良心共和国》《空地》《牡蛎》《伤亡者》《臭鼬》《格兰摩尔十四行诗》《沼泽女王》《迈锡尼守望者》等诸多名篇,很多诗篇都是国内首次译介。
图片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诗集五卷本, 朱玉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希尼的自述中,他指出“《挖掘》实际上就是我写的第一首我认为感情进入文字,或更准确地说,是感觉进入文字的诗作” 。从《挖掘》开启的诗歌劳作,《一个博物学家之死》不是风景的记录,而是耕种和抚育的书写,呈现事物在自己的自然时间的流逝。希尼诗歌语言的多样性,与爱尔兰的政治变化息息相关。成名之后的定调之作,便是从《进入黑暗之门》开始,希尼就有意识地深入历史语境的考察。从挖炭、挖土豆等,到《越冬》《北方》中挖掘爱尔兰的语言、文化和历史,折射出希尼对当下和过去的幽邃反思。
在诗的开垦地,诗人能追随内心,自由地进入语言的领地。书写于80年代的《田野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希尼从政治关注的转向,他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但这些思考和创作这并非一蹴而就,思考的幽灵总是徘徊在边界处,因此生长与创作亦在边界得以突破。进而有了自创性组诗《斯泰森岛》和《山楂灯笼》这两本拓展创造力边界的革新之作。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的希尼,在本质经验和精神层面的思考更为深入,呈出以超验的《幻视》和具有救赎意味的《酒精水准仪》这两卷诗集。
希尼,是沼泽地之子。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我开始意识到泥沼是风景的记忆,或者说是一种风景,它记住在其中发生或对它本身所做的一切事情。”希尼同样精于记忆,他善于抓住平凡生活中的某一瞬间,或某一细节引发读者的共鸣。因此,希尼的诗不仅仅是意象的呈现,或思考的结晶,还在于语言、音韵、节奏的游戏。这也是为什么希尼一直提倡诗歌朗诵,他在获得大卫·柯恩的“终身成就奖”后,将4万英镑奖金的一半捐给了“大声作诗”。希尼认为这一方式能直达人心,他希望用朗读去构筑诗句的另一种生命形式。
希尼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归功于诗》里还强调诗歌能够缔造出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既忠实于外部真实的冲击,又敏感于诗人存在的内部法则。——“我故意吃下这一天 / 好让它浓烈的味道 / 催发我成为动词,纯粹的动词。”这种纯粹一直延续在希尼的洞察、思索和创作中。
此次希尼诗歌五卷本都由朱玉老师一人担当翻译,保证了在译文风格上的一致。朱玉,是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致力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和爱尔兰现当代诗歌研究。曾在中山大学主持《谢默斯·希尼:诗歌、翻译与批评》项目;著有《作为听者的华兹华斯》,译有希尼牛津诗歌讲座《诗的校正》《威廉·华兹华斯传》等。
在这套诗集中,着力呈现希尼不同时段的诗歌创作以及他在不同阶段的思考侧重点,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希尼的所思所想及其所处时代的生动图景。当年希尼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诗人王家新就借希尼的诗歌表示希尼的获奖“像土豆熟了从地里挖出来一样”水到渠成。希望这套诗集也是这样以自然的纯熟状态呈现给读者。
  作者:钟雨晴
文:钟雨晴编辑:周怡倩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