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观察】东数西算开拓数字经济新空间

□丁新科

“通过协同创新,河南郑州、甘肃庆阳、新疆哈密三座城市初步构建起跨省跨区域城市算力网实验场。”近日,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东天山脚下的哈密市伊吾县,当地规划建设了先进计算集群,可满足大模型训练推理、元宇宙、数字文化、科研教学、智慧城市等算力需求。


算力与电力在数字经济中发挥着双引擎的作用,电力是算力的基础,算力的增强通常伴随着电力消耗的增加,电力系统的运行也离不开算力的支持。据电力专家测算,1P算力相当于500台高性能电脑的算力总和,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算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便无从谈起。


新疆煤炭、油气、风能、光能等资源富集,组合开发条件优越,为发展算力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电力基础。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深厚的市场潜力,近年来,我省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全省软件企业已达800多家、大数据企业600多家,累计建设5G基站20.66万个,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三成。哈密作为绿色算力生产地、国产芯片淬炼场和数字丝绸之路核心节点,郑州作为算力消费地和中转分发枢纽,优势互补,算力网、电力网、数据网有机融合,智算、超算、通用计算高效运行,有力地夯实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东数西算,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不仅开辟了豫疆合作新通道,拓展了数字应用新场景,更丰富了数字丝绸之路的内涵。


从西电东送到东数西算,经济结构的每一次重构,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乘势而上,将绿色能源、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潜力发挥出来,便有利于塑造新动能、培育新业态,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不可否认,跨区域算力网络合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要将算力网的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企业、科研院校共同参与,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比如,河南对口援疆,帮助哈密构建“博士后+硕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人才引育体系,开展数算电全领域的产业研究和项目实践,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运作实现产业和人才协同提升与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算力作为人工智能核心驱动力,其发展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而且要重视算力服务模式创新、算力电力协同机制创新等。更好发挥整体协同效应,不断提高绿色算力供给质量和使用效能,为数据要素的价值提升提供坚实保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就能让数字经济新动能加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