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有一部分历史,也是我们的”,麦克尤恩最新自传体小说《钢琴课》出版

文学巨匠伊恩·麦克尤恩的第18部小说《钢琴课》中文版近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饱受期待的巨著也是麦克尤恩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作品,原著篇幅近500页,小说时间线横跨半个多世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到新冠疫情流行,涉及美苏冷战、古巴导弹危机、撒切尔上台、福克兰群岛战争、柏林墙拆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工党当选、英国脱欧等一系列影响20世纪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时间跨度之长、出场人物之多、主题意象之丰富,可谓冠绝麦克尤恩文学生涯。
图片
《钢琴课》是一部以个体叙事写就的断代史。小说以罗兰的一生为主线,串起其身边诸多人物的人生经历,现实与回忆交织缠绕,塑造了一个个在时代洪流中奋力挣扎、鲜活真实的普通个体。通过一个人一生的棱镜,对历史和人性进行了有力的沉思。正如麦克尤恩在采访中所说,《钢琴课》探讨的是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体生活如何产生影响,偶发事件又是如何支配和改变人生轨迹;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肯尼迪……那些“遥远的希腊神祇”,虽然与普通人隔着时间和空间距离,但他们的决策和行动依然会对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罗兰·贝恩斯作为一个普通人,参与和见证了20至21世纪的大部分重大历史事件,他的生活和记忆在历史中成形,他本人也在创伤中成长……
小说原著书名Lessons,中文书名译为《钢琴课》,部分含义源于这段刻骨铭心的钢琴课之恋。无独有偶,电影史上亦曾有过几部与“钢琴课”类似或重名的作品:《钢琴家》(2002)、《钢琴教师》(2001)、《钢琴课》(1993)……无论麦克尤恩的这部小说情节上是否与这些电影有一丝半缕的关联,音乐、情欲、畸恋等话题注定是艺术家探索人性的重要抓手。同时,lesson一词在英语中也有“课程、经验、教训”之意,本书蕴含了麦克尤恩对其人生和写作生涯的总结之意。主人公罗兰在历尽千帆后,也得到了一个又一个“教训”。如果说今年76岁的麦克尤恩有封笔之意,那么《钢琴课》无疑符合他最后一部作品的标准。
图片
书中所描写的重大历史事件皆为麦克尤恩亲身经历,同时小说主人公罗兰·贝恩斯各个人生阶段的经历也与麦克尤恩本人有着高度契合,形成了一种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呼应——整部作品是麦克尤恩对自己人生和写作的一次回望、总结和叙述。麦克尤恩曾在采访中表示,“虽然《钢琴课》不是自传”,但他的确“攫取了自己的人生片段”,而这是麦克尤恩此前创作中从未尝试过的,“关于家庭生活、我失散的哥哥、寄宿学校等等”。
小说中,主人公罗兰的父母在二战期间相遇,在生下罗兰之前,两人就育有一子,迫于当时的局势和经济状况,长子刚生下来六周就被送走。罗兰童年时期,父亲被派往非洲驻军,罗兰随军多次迁徙,而母亲在这段婚姻生活中极其压抑,长期遭受父亲暴力。母亲临终前,罗兰与失散多年的同胞哥哥罗伯特相认,这一情节也同样与现实情况呼应。
伊恩·麦克尤恩的母亲罗丝前夫名为欧内斯特·沃特,两人生有一子一女,即《钢琴课》献词中的吉姆·沃特和马琦·霍普金斯。欧内斯特参加二战期间,罗丝与大卫·麦克尤恩相爱,生有一子,随即送人领养,即献词中的大卫·夏普。六年后,已经结婚的罗丝和大卫·麦克尤恩生下伊恩。2002 年左右,大卫·夏普发现自己与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两人相认,这一新闻之后被媒体报道。大卫·夏普出版有回忆录《完全放弃》(Complete Surrender,2008),由麦克尤恩做序。
图片
该书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资深译者周小进翻译。他曾翻译过麦克尤恩小说《我这样的机器》、诺奖得主石黑一雄小说《被掩埋的巨人》、阿德勒作品《自卑与超越》、马克·吐温小说《亚当夏娃日记》等。周小进在译后记中写道:“麦克尤恩以老练的笔法,将时代的史诗和小人物的一生结合起来,相信有一些社会阅历的读者肯定会产生共鸣。时代的潮水涌来,我们惊慌失措、无处躲藏;潮水退去,我们踉踉跄跄重新站立起来,浑身湿透、狼狈不堪,人人举目四望,茫然不知所措。”故事主人公罗兰在柏林墙拆除现场说:“这个割裂的城市、割裂的世界,有一部分历史是他的。”周小进说:“我想,这世界有一部分历史,也是我们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