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辛丑日,商王外出打猎会有灾祸吗?辛卯、乙未、戊戌日呢?”
文物:2172号刻辞卜骨
馆藏地点:殷墟博物馆新馆
出土地点:1973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南地
这片甲骨是殷墟出土甲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片,远看就像甲骨文中的“骨”字,它的形象曾出现在国家邮政局向全球发行的纪念邮票上,各类图书封面和历史课本上也常出现它的身影,是一枚名副其实的“甲骨明星”。那么,既然是占卜之用,古人是如何从中寻觅“答案”的呢?
刻辞卜骨的背面(殷墟博物馆/供图)
玄鸟生商,盘庚迁殷。在这片见证过商朝辉煌的土地上,3000多年后的人们透过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展示玻璃得以见到这片牛肩胛骨。它的正面刻有甲骨文卜辞,背面则非常有规则地分布着一些小孔和灼烧的痕迹。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殷墟考古队长唐际根,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唐际根介绍:“真正的占卜是从‘灼’也就是用火烧开始的,背面留下黑斑,正面出现了‘卜兆’,所谓‘卜兆’就是一根上下走向的裂痕加上一根横向或者带一些角度的裂痕,组合在一起就像一个‘卜’字。这个‘卜兆’到底提供了什么信息?那就要看文字了。这片牛肩胛骨都在说一件事,那就是国王出去打猎会不会有灾祸。”
殷墟博物馆展出的甲骨片(曲海庆/摄)
古人占卜时用的龟甲和兽骨,合称为甲骨。1973年在安阳小屯南地的甲骨发现,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一宗甲骨发现,发掘刻辞甲骨5335片,编号为2172的刻辞卜骨就是其中之一。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或许就是当时的“档案库”。
唐际根说:“考古研究所在小屯南地发掘了几个小的甲骨坑或者叫卜骨坑,它们是一坑一坑的,而不是散乱埋的。经过甄别,我们一般认为这些甲骨可能是当时的一些档案,是作为档案收集的。”
既然甲骨文最早主要用于祭祀占卜,那和档案有什么关系?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解释,在殷商这个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非常有限的时代,占卜之风盛行,几乎无事不卜。甲骨,就像人类叩问自然的门环;镌刻其上的甲骨文,则记录下3000多年前的真实生活。
李晓阳表示:“占卜反映了需求,类似于实录。商王的生活起居、想法都在其中,客观上就留下了他的思想和活动轨迹,比如什么时候祭祀、祭祀谁,所以很有史料价值,对我们研究商代历史很重要。殷墟是1928年开始发掘的,那时疑古思潮盛行,王国维先生就是通过甲骨文中所记载的商王对其祖先的祭祀谱系,与《史记》等一一对照,证明了史书中所记载的基本是正确的。”
殷墟博物馆展厅内的甲骨文(殷墟博物馆/供图)
一片甲骨惊天下。于是,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甲骨文中的商王朝是那样真实而鲜活:有外交征伐,也有饮食宴飨,有婚丧嫁娶,也有流星、日食、月食这样的自然天象……
李晓阳说,殷墟为后世所呈现的这座商代晚期都城,是当时东亚乃至世界上最繁荣的都邑之一。
李晓阳介绍:“盘庚迁殷,在安阳延续了八代十二王,将近273年。那一时期古埃及、巴比伦逐步湮灭了,北非、西亚、南欧一带产生的文明规模都没那么大,反倒是东亚这一带,商的疆域到都邑的规模应该是最大的,人口也是最多的。此外,大量的青铜礼器从技术和艺术上来说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巅峰,当时的礼制、理念、思想、天人观都放在了礼器的铸造过程中,能够传诸于世,教育后人,这是很了不起的。”
郑州商城出土的早商陶器(左侧)与殷墟出土晚商陶器(右侧)对比图(唐际根/供图)
甲骨遇上考古,拉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绵延近百年的殷墟考古有过坎坷,但支撑它迈步向前的,是考古工作者的执着追求。1991年,唐际根在自己的硕士论文中就通过商代陶器形制的变化,提出“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和以郑州商城为代表的早商文化之间存在缺环”。于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带着考古队在豫北冀南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寻找“中商”存在的依据。
唐际根说:“我带着考古队做了一个更大范围的区域调查,发现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当时在洹河以北有五个遗址相距并不远,年代差不多、文物的风格差不多,以前都以为是不同的遗址。但是我想会不会是一个遗址,会不会地下连成一片呢?一打钻,果不其然,底下是连成一片的,那些陶片陶器刚好是商中期的,你想我会有多激动!我更加确信这个地方有都城,结果到1999年就找到了洹北商城。”
20世纪90年代中期,唐际根带领考古队在豫北冀南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唐际根/供图)
如今,殷墟遗址正在进行洹北商城宫殿区的发掘,其中的一号基址是一座四合院建筑,是目前已知商代最大的单体建筑。李晓阳说,随着考古工作的演进,愈发能够让人感受到,商文化承载着中国人数不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
李晓阳表示:“我们使用的每一个文字都和商代甲骨文有直接的关系。它的造字法体现了我们祖先对世界、对人类、对自然的认知。3000多年来汉字的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由它演变形成的汉字体系,维系着我们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之初,人们对商王朝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史记》区区3000余字的记载中,而如今,提起殷墟,后母戊鼎、妇好鸮尊等珍贵文物,家喻户晓。
妇好鸮尊(殷墟博物馆/供图)
后母戊鼎(殷墟博物馆/供图)
三千多岁的殷墟在各类研学活动、文创产品、数字化工程的带动下,再次“活”起来。1976年,新中国第一代女考古人郑振香主持发掘妇好墓。今天,她的学生唐际根正在以复原商王武丁之妻——妇好的形象为核心,展示伟大的商文明。
唐际根说:“妇好这个人物,她的身份地位、随葬品、生前的朋友圈……信息量太丰富了。我还要把她做成一个有智慧的人,利用机器学习让她拥有商王朝的知识,再让她说出来,叫‘妇好说商’。两河流域的加喜特王朝年代有一个人的形象,叫卡什提里亚什四世;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有拉美西斯二世、埃及艳后等,我希望有这样一个形象,让她能够参与世界上的文明互鉴。”
复原的妇好形象(唐际根/供图)
“一部殷墟发掘史,半部中国考古史”。虽然1928年至今,殷墟的发掘面积还不到总面积的5%,但它所呈现的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区、高度发达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分工明确的手工业体系,让曾湮没在历史烟云里的“大邑商”范围不断扩大,面貌愈发清晰,更成为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何以中国?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早已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铸就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绵延古今,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山河弦歌·考古中国》,一件文物瑰宝,一段考古故事,我们向历史深处求索,揭示传承千年的文明密码;我们与文化同行,诉说古老文明的现代荣光。
监制|高岩
音频制作|刘逸飞 李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