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吴蜀两败俱伤,曹丕占据绝对优势却未趁机进攻两国,真的错失了统一天下的大好机会吗?

夷陵之战,决定三国最终走向的重要战役。
在北方强敌曹魏虎视眈眈之下,本应抱团求存的吴蜀却拔刀相向,两国围绕荆州展开了一场两败俱伤的激烈争夺。
在聚焦吴蜀战场厮杀,评价刘备孙权是非得失之时,人们或许忽略了曹魏的存在。
的确曹魏当时表现得出乎意料地低调,像吃瓜群众一样冷静旁观。
为何曹丕采取这种态度?
有人为曹丕感到惋惜,认为他白白丢失了实现三分归魏的大好机会。吴蜀本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今他们自己打起来了,这是老天要灭亡他们啊。
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如果当时就三国一统,司马懿哪还有借抵挡诸葛亮北伐而崛起的机会?
为何会如此呢?
也有人认为曹丕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当时曹魏北方边境乱成了一锅粥,曹丕曹植的家务事还处于收尾阶段,曹丕篡汉自立才刚刚九个月,建安大疫阴影未散。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曹丕根本无暇南顾。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曹丕并非没有行动。
他先是接受孙权的称臣,为孙权撑腰鼓劲,而后坐等吴蜀开战,看蜀军在夷陵之战崩盘。在吴军打算反攻蜀国时,曹丕又率十万大军伐吴。    
在曹丕的进攻下,吴蜀竟然又奇迹般地重新和好。
这就证明了曹丕并非不想插手吴蜀之争,也不是缺乏干预的能力。
那他为何最终没有率领十余万大军攻蜀或是攻吴,趁此机会加快统一三国的进程呢? 
图片
夷陵之战两败俱伤,曹丕为何不趁机进攻?
对于吴蜀相争的问题,曹魏谋臣刘晔曾向曹丕提过建议。
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阴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
刘晔的意思很明显,他认为如今离天下一统只差一步之遥。
因为放眼天下,曹魏已经占据了十分之八的土地,而吴国和蜀国各自仅仅保有一个州的地域。也就是说曹魏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吴蜀本来就够弱了,现在竟然彼此还斗了起来,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对此刘晔的建议很简单,乘虚而入,直接灭吴。
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
为什么要先灭吴,而不是先灭蜀呢?刘晔也有他的说法。
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
也就是说蜀国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等魏军慢悠悠走过去,蜀国早就退兵,夷陵之战也打不起来了。而吴国相对而言更近,过了江就是,可以趁吴蜀对战的紧要关头,直接渡江杀向建业,打东吴一个措手不及。
灭吴之后,怎么善后呢?这些刘晔全都想好了。
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日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
魏联合蜀灭吴之后,蜀的势力也就孤单了,何况蜀只得到吴的边远地区,魏却能得到吴的本土。魏愈强而蜀愈弱,蜀的生存定然也不会长久。
这样看来,灭吴之后,灭蜀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整个流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似乎很有操作性是不是?曹丕为啥不采纳呢?
因为这当中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其一,刘备真想灭吴吗?
其二,刘备打着“汉贼不两立”的大旗,他会愿意和曹魏汉贼联手合作灭吴,完了还一起分赃吗?
图片
当时三国形势
刘备伐吴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刘备进军之初,陆逊一度非常惧怕蜀军水陆并进、顺江而下。
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
但刘备要这么做并非不可能。因为从猇亭沿长江往东不远就是江陵。蜀军若水军配合陆军一起顺江而下,吴军能不能防住还真不好说。
“使备能遣黄权率水军以为先驱,顺流而下,掩其未备,而备率步兵分进,疾趋夷凌”,“得夷陵则荆州可有”
为何刘备弃用了水军,在峡江中走陆路作战?
这一点,刘晔倒是看出来。
晔独曰: “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
也就是说,刘备压根就没想和吴国实打实地交战。之所以放弃水路进攻,很有可能就是尽量避免战争进一步扩大化,以免到时候双方交恶难以善后。
所以刘备就只是打算秀一把肌肉,通过一些局部性的胜利来威慑东吴,迫使东吴求和并归还荆州。就像当年汉中之战前,吴蜀因荆州归属问题对峙湘江一样,最后还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至于说要为关羽报仇,那只是增加谈判筹码,迫使东吴在讲和时能作出更多让步而已。
一旦刘备全力进攻,将迫使孙权将大部分兵力调往夷陵前线。而曹丕若趁此机会渡江攻入东吴腹地,那孙权是绝对来不及回防西线的,到时候东吴就算不灭,也将败军失地元气大伤。而一旦东吴被削弱,那蜀汉也撑不了多久了。
所以刘备既要获胜拿回荆州失地,又要小心翼翼不能让东吴太受伤。
既要抡起砖头揍人,又只能打成皮外伤,这个操作属实有点高难度。
刘备想到的办法,就是借曹魏来施压。他在保持对东吴高压时,一度离开了前线。
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
221年七月,刘备在获取对吴军的初步胜利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一度离开前线,直到222年正月过完年后,才回到秭归部署下一步行动。
刘备之所以留出五个月的窗口时间,就是想给曹丕插手的机会。
如果曹丕在西线发起对东吴的偷袭,那么孙权势必会对刘备做出退让主动求和。
这样刘备是不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但曹丕会这样想吗?  
图片
夷陵之战形势图
就曹丕看来,这场吴蜀的内耗,他最好不要急于下场,否则只会白白消耗自己。
虽然如刘晔所说,魏强而吴蜀弱,但要吞下两国中的任意一个,也绝非易事。
首先,攻蜀不易。
前面刘晔已经说了,蜀远吴近。仔细一看,攻蜀的路确实都不好走。
第一条,是取道陇右,穿越秦岭向汉中进攻。也就是后来诸葛亮北伐的路线。但当时凉州作乱,倘若魏军不平乱就贸然进攻,万一被叛军截断了补给线,那十来万大军断了粮就得全送掉了。且就算穿过了秦岭,汉中太守魏延在阳平关据险而守,一时半会能不能突破还真不好说。
第二条,是通过从江陵以北走沮漳道进入蜀地。当时江陵已经在东吴手中,吴军防守荆州的压力很大,不可能让魏军轻易通过。
第三条,从秭归进入蜀地,那等于横穿夷陵之战的战场,更不可能。       
所以刘晔十分肯定地表示,攻蜀不如攻吴。
其次,伐吴也很难。
既然刘备并没有全力攻打东吴,那么吴军肯定会分兵沿江布置对魏军的防御。
在这种情况下,打东吴还会有那么容易吗?
要知道,历史上曹魏伐吴就没有成功过。且不说赤壁之战的惨败。赤壁之战后,曹操不再主动与刘备对战,而将重点放在淮南战场,在建安十四年、建安十七年、建安十九年以及建安二十一年四次南征孙权。曹操率军到合肥,试图突破吴军在濡须口的长江防线,可“四越巢湖不成”,多次进攻始终未能得手。  
曹丕的军事能力,想必不会超过曹操。所以在刘备暂缓进攻,孙权能够调集主力防御的情况下,曹丕也很难取得什么进展。
并且上面还是说的单独攻打吴蜀。现实中,即便两国有天大的矛盾,一旦曹魏率兵介入,吴蜀又会恢复结盟。  
比如当吴蜀为了荆州而争夺,形成湘水对峙时,曹操趁机进攻汉中。可刘孙二家随后迅速和解,划湘水以分治,刘备得以腾出手专门对付曹操。
这样曹丕出兵不仅没啥效果,反而会促成了吴蜀的和解,这就等于被刘备利用了一把。
图片
赤壁之战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以曹魏当时的现状,就根本不具备统一中国的实力。
因为曹魏此时国内是天灾人祸,边疆之乱、朝堂之争、瘟疫之灾,这三大难题一度让曹丕喘不过气来。如果一旦开启全面战争,曹丕将面临后院起火的危险。
这样看来,曹丕联合魏吴灭掉两国中的一个,已经是他的极限。
但就算灭掉了一国,带来的麻烦曹丕还是承担不起:
若灭掉了东吴,那么蜀汉突破陆逊的防线,重新拿回荆州肯定不成问题。这样蜀汉重新形成“跨有荆益”的格局。
蜀军从益州出发,由汉中出天水、陇西,突入关中,进击长安;而荆州蜀军则可向襄阳、南阳进攻,与汉中蜀军对魏都形成掎角包夹之势。之前关羽是因为被东吴背刺导致进攻襄阳失败,如果没有了东吴,蜀汉再次发起的攻击将更有威胁性。
而如果灭掉了蜀,那么东吴就能乘势向长江上游发展,“竟长江所极”,形成曹魏难以突破的防线。从此天下两分,魏国机会渺茫。
图片
曹丕的抉择
最终曹丕决定沿用曹操的隔岸观火之策。
赤壁之战后,曹操有一波谜之操作。
虽然他将主力北撤,却留下了曹仁、徐晃、乐进、满宠等一众大将驻守在荆州北部。
既然派出得力干将,理应确保荆北万无一失。可当周瑜进攻曹仁防守的江陵等城时,曹操却并没有增派援军,而是坐视江陵失守,然后在襄阳一带重新组织防御。
好好的战略要地江陵,为何要拱手让给东吴呢?
这里面就包含了曹操设下的一个“隔岸观火”的阳谋。
东晋史学家裴松之认为:“彼荆州者,孙、刘之所必争也。荆人服刘主之雄姿,惮孙权之武略,为日既久,诚非曹氏诸将所能抗御。”
对于身处长江边的孙刘而言,荆州的所有城池中最具战略价值的莫过于江陵。
曹操与其和孙权争夺江陵,还不如让孙权刘备去争,自己隔岸观火,等他们两败俱伤时再进场不迟。于是曹操让出荆州中部,将力量向襄阳方向收缩。
而趁着孙刘争夺荆州的时候,曹操夺取了汉中,开始得陇望蜀。 
曹操并未失算。后来围绕荆州,蜀吴之间爆发了荆州之战,本是联盟的两国自相残杀、损失惨重。
而当下,曹丕所要做的,无非是继续在夷陵之战中隔岸观火。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曹丕不费一兵一卒,而吴蜀伤亡惨重,两国同时被削弱,更加难以抗衡曹魏。
这样曹丕反倒能收获最大的利益。
图片
隔岸观火
面对曹魏国内请战的声音,曹丕曾作一篇《太宗论》,解释他隔岸观火的思路:
昔有苗不宾,重华舞以干戚,尉佗称帝,孝文抚以恩德,吴王不朝,锡之几杖以抚其意,而天下赖安……
这几句分别引用了舜、汉文帝不通过征伐而降服有苗、赵佗、吴王刘濞的典故,以此来解释他不愿意发兵伐吴的理由。
他接受了孙权称臣的提议,为孙权壮胆撑腰,让他倾尽全力与刘备殊死一战。  
而在夷陵之战后,曹丕更是煽风点火,在黄初三年(222年)以君主的名义下了一道《诏答吴王》,要求孙权“勉建方略,务全独克”,责令其务必要消灭刘备,非要让两家闹得鱼死网破。
但眼看刘备快要撑不住时,曹丕又率十余万大军分三路进攻东吴,迫使孙权放弃吞并蜀汉的想法。
曹丕通过隔岸观火,以及煽风点火达成了多方面效果:一方面让刘备威胁孙权求和的计划彻底破产,另一方面也借孙权之刀削弱了刘备。
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让吴蜀拼死相斗,元气大伤。
图片
夷陵之战过后,吴蜀都元气大伤
夷陵之战后,蜀国精锐尽没,从此再无“跨有荆益”威胁曹魏的实力。
而东吴也遭受了不小的打击,“竟长江所极”的战略被魏蜀所阻断,再无实施的机会。  
蜀、吴从此失去了统一北方的可能。
统一天下的使命,便最终只能由北方的魏晋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