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袁小林懵了,按键1秒智能语音却4秒,玩呢?
车联中国
2024-09-05 05:52
发布于北京
汽车领域创作者
作者|潘磊
“物理按键1秒实现的功能,(智能语音)现在要花4秒,到底有什么意义?”
本届成都车展上,
沃尔沃
汽车亚太总裁兼CEO袁小林,也开启了炮轰模式。
他是这么说的——现在去试车,对着智能语音说“请打开天窗”,隔了2秒语音回复说“好的,现在为您打开”,又得一两秒,搞定了。
“然后大家都很高兴”,袁小林继续吐槽,意义到底是什么?满足了什么需要?又满足了谁的需要?
但是看到袁小林如此困惑,其实我也很困惑。
因为“炮轰”,实际上并不是沃尔沃汽车(以下均简称“沃尔沃”)的惯常风格。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袁小林并没有在“炮轰”,只是调侃。
这都没啥问题。
但问题在于,其实即便是调侃,沃尔沃也很少。
我记得唯一印象深刻,且与沃尔沃相关的“梗”,是这一句——
“开沃尔沃的车,如果旁边坐个小三,会被认为是老婆;而如果开某豪华品牌,旁边坐的是老婆,可能会被认为是小三”。
这个梗真假难辨,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沃尔沃的某些特质。
比如低调的北欧生活哲学,等等。
再加上多年以来沃尔沃精心打造的人设——“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即形成了沃式人生。
人们对于沃尔沃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这些。
沃尔沃在机场等地投放的广告,也跟自己的定位相匹配。
最近我在机场看到了
沃尔沃EM90
的展位,整个风格就是简约,原生态。
所以如果看到了实车,用户也能很轻松地与这些特质一一对应。
尤其是车内空气方面,沃尔沃的新车基本没啥问题。
如果推一下车门,也会发现沃尔沃的车门简直厚重到超出想象,这又强化了“安全”认知。
总体而言,沃尔沃就是一个不怎么爱出风头的牌子。
但比较可惜的是,“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作为沃尔沃的标签,现在却经常出现在竞争对手的PPT上。
甚至连智驾技术公司宣传智驾功能,也要带上这一句,以凸显自己的安全底线。
这对沃尔沃是一个不小的挫折。
因为这原本是沃尔沃的“专利”。
对于沃尔沃来说,这可不是第一次吃这种暗亏。
另一个显著例子在于,沃尔沃很早就推出了城市安全系统,我记得大概是十多年前。
到了现在,沃尔沃的这个系统也更成熟了。
其实在
问界
的AEB视频大量出现在网络之前,类似事件的主角基本都是沃尔沃。
但现在呢?
沃尔沃依然在持续升级自己的City Safety系统,却没什么流量了。
这是不是很可惜?
在燃油车时代,沃尔沃可以凭借自己的安全特质,以及与世无争的人文精神,一直生存下去,并慢慢扩大共识,从而实现销量增长。
但新能源时代的玩法有所不同。
尤其是在中国,“流量战”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特色。
大家都在搞流量,你说怎么办?
对于沃尔沃来说,“安全是最大的豪华”经常出现在新势力,或者其他车企的文案中,怎么弄?
当然,不能因为袁小林吐槽了智能语音,就判定他也在搞流量。
但他的吐槽,其实也反映了沃尔沃对当今新车创新方面的一些不解。
一方面,袁小林说的其实是实情。
因为语音控制在当前阶段,可能的确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快。
但另一方面,智能语音控制实际上解放了驾驶人或者乘坐者的双手。
在“智能使人越来越懒”这个原则下,智能语音交互的方向肯定没有错。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语音控制的速度,其实也是越来越快了。
之前我有机会体验过几台车,语音控制响应已经快到了人们难以察觉迟滞的地步。
而且即便你连续发出语音指令,或者随时修改前面发出的指令,语音助手也都能轻松化解。
这反映了一个技术创新持续演进的过程。
对于沃尔沃来说,这条规则也同样适用。
即技术是运动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品牌风格上,沃尔沃其实一直维持得相当不错。
事实上,我大概开过两三次沃尔沃。
我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在路上遇到其他开沃尔沃的人,会产生一种
“沃尔沃懂沃尔沃”的体验。
其他人也帮我证实了这一点。
因为当我停车在服务区,遇到过两次开沃尔沃的人主动靠过来,交流与车子相关的话题。
这其实就是沃尔沃的成功。
当然,如果沃尔沃能够改一改车机屏幕,以及菜单排列形式,并积极拥抱新技术,同时在适当的时候,也搞一搞流量大法,这个品牌依然大有可为。
要不然呢?
难道只在国外卖?
查看原图 1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