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们赡养起争执 耄耋老太求助法官

图片

作为子女,对于老人的赡养不应仅仅“给钱了事”,还更应注重老人的情感需求。(CFP 供图)

“感谢法官,解决了我的赡养问题。”在赡养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后,年近九旬的王老太(化名)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笑容,连连向法官表示感谢。近日,泉港区人民法院法官诉前调解一起赡养纠纷过程中,发出首份《家庭赡养指导令》,依法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墩良 通讯员 苏惠玲 柯庄扬

老人摔伤需照顾 “久病”床前生嫌隙

据介绍,王老太虽年事已高,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一直是独居生活。直到2023年底,她不慎摔伤,行动不便,生活起居需要他人照顾。起初,王老太的五个儿子还协商轮流照顾,但日子久了,其中三个儿子因赡养问题日生嫌隙,多次发生争执。

今年年初,李某甲(化名)等王老太的三个儿子便不再继续前往探望照顾。无奈之下,王老太来到法官工作站请求法官和调解员帮助解决她的赡养纠纷,要求李某甲等三个儿子继续履行赡养义务。

驻站庄法官接到该案件后,考虑到案件虽事实清楚,但系典型的家事纠纷,若是简单处理并不能彻底解决老人赡养问题,还是要采用调解妥善弥合好家庭亲情,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于是,庄法官多次向驻村调解员及村委会了解具体情况,得知原来王老太的五个儿子均具备经济能力,也愿意为王老太养老出钱出力,并希望老母亲安度幸福的晚年,只是在具体探望照顾方案上存在着分歧。为帮助他们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和误会,修复亲情纽带,法官采取“倾听原委—安抚情绪—消除隔阂”三步递进式引导法,以“唠家常”“讲道理”等方式进行调解,围绕孝亲敬老、修复亲情、家庭和谐等方面进行耐心疏导,从道德层面劝解当事人,促使他们换位思考。同时,从法律层面进行释法明理,引导五兄弟明白赡养老人是应尽的法定义务。最终,五兄弟在充分尊重老人意愿的基础上,与王老太达成了赡养协议。

赡养不单“给钱了事” 还应注重情感需求

据了解,对于仅涉及金钱债务的赡养费内容,在子女不自觉履行的情况下,法院可予以强制执行以保障老人的赡养费权益,但在精神赡养上,如子女仅仅草草探望老人,敷衍了事,不仅达不到关心慰问老人的效果,还会给老人带来困扰。基于王老太渴望得到子女陪伴的意愿,法官还向王老太的五个儿子发出了该院首份《家庭赡养指导令》,要求他们不仅注重对王老太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更应关心王老太的精神需求,做到“常回家看看”,积极履行对王老太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五兄弟当场表示会经常回家探望陪伴老人,让老人感受到家人的温情。至此,在解决赡养问题的同时,也让五兄弟重拾亲情。

法官说,赡养老人不仅是道德与情理上的问题,更是法律的明确规定,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作为子女,对于老人的赡养不应仅仅“给钱了事”,满足老人的居住、生活、医疗等需求,还更应注重老人的情感需求,对老人进行精神赡养,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传递家庭的温暖。多关心老人,多与老人交流,让老人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家人的陪伴,度过温馨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