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电媒体互联网化的融合之路上,平台化是走向深度融合的关键一步。怎么理解平台?有学者提出,要从3个层面解读:
第一,作为传播媒介,平台是内容生产机构和运营机构;
第二,作为技术结构,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社会关系产生影响;
第三,作为商业资本,平台通过聚合连接,实现对市场资源的匹配和再分配。
在广电媒体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平台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重渠道轻平台。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体为了拓展传播渠道,吸引更多受众,选择通过跨渠道传播来应对受众媒介使用方式的转变,其媒体融合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不同媒体渠道的形式整合。其次,重内容轻用户。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内容为王”一直是广电媒体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平台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媒体在关注内容生产的同时,忽略了对核心用户的关注。最后,用户数据与主营业务联系不足,未形成互联网生态。用户数据是广电媒体平台化的关键,如何聚集数据,留住数据,使用数据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仍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对于媒介平台来说,内容仍为根本。内容吸引到受众,受众再进行传播,而受众的扩大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商投放广告,由此带来媒体发展的良性循环。在重重的竞争中,广电媒体平台需要找到不同受众群体对内容的需求与喜好,并立足于此来制作自己的节目,扩大传播影响力。
在平台模式中,“临界数量”意为平台吸引用户规模达到的一个特定门槛,其让平台生态圈能够自行运转与维持。而平台使用者不断增加能促使生态圈继续发展壮大。因此,广电媒体要不断生产吸引受众的内容,这对媒介平台建设大有裨益。
融媒体时代,媒介平台的本意之一在于资源的聚合,不只是对受众注意力的聚合、广告商的聚合,还是对生产力量的聚合,以包括但不限于平台本身所拥有的生产力量进行节目内容的生产。
平台自制不仅能够针对自身特点进行节目制作,还能对节目制作拥有相当的掌控力并紧握优质内容版权,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节目多样性的发展,适当借助外来力量不失为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
汇聚生产力量意味着取己之长、补己之短,也意味着发挥平台资源汇聚的职能,从而使广电媒体视野不局限于自身,而是着眼于平台的发展。
在媒介平台视域下,受众也是平台的使用者。越来越多的媒体由单纯依靠广告收入转变为从应对受众多元需求等方面来寻找赢利契机。
(1)受众介入生产,提升受众参与感
以电视媒体为例,产品生产仅仅是电视工作者以及电视台的行为,受众作为享用者观看电视节目。而在互联网时代,受众与电视生产之间能够更方便地连接和互动,包括电视台通过大数据、收视率等方面把握受众喜好,并给予受众参与内容生产的渠道。电视相当于一个生产内容的系统,以自身制作力量提供内容产品,而媒介平台相对于单纯的生产系统,增加了为受众提供构建关系、搭建互动平台并提供增值服务等功能。
广电媒体通过生产节目内容获得受众的注意,受众是独立的信息接收者。而在互联网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受众除了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关系网络的一分子,均能以自身接收到的信息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媒介产品所带的知识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因个体社会关系而流动扩散。
媒介平台以节目内容为基点,为受众提供交互的机会,不断为受众拓展关系网络,从而增强受众与媒介平台联系,最终实现受众注意力的聚合以及媒介平台影响力的扩散。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平台通过模块功能拓展以及与不同模块之间相互连接,产生了社交职能。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生态竞争成为媒介竞争的重要内容。媒体本身就是一种介质和平台,但这个平台不应该仅运行内容,更大程度上应该成为各种资源汇聚和分发的节点,成为各种商业资源和社会资源对接的平台,因此,与其他平台进行合作来扩展生态圈势在必行。(转载有删减)
来源:广播电视信息 作者:贺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