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亲历|赞比亚华侨华人青年企业家协会刘鹤龄:公司员工绝大多数是当地人

  中新经纬9月6日电 (郑艺佳)“我认为中非合作是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促进双方经济的共同繁荣,还能加强人文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赞比亚华侨华人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刘鹤龄近日对中新经纬说。

图片
刘鹤龄 受访者供图

  “80后”来到赞比亚

  据2023年版《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赞比亚吸收外资主要集中在矿业、制造业、能源、建筑等领域,中国为赞比亚主要外资来源国之一,截至2022年末,超过600家中资企业在赞比亚开展经营。刘鹤龄的企业便是其中之一,主要涉足建筑、矿业及农业三大领域。

  2000年,年仅20岁的刘鹤龄为帮助在赞比亚经商的父母千里迢迢奔赴非洲。

  刘鹤龄曾亲眼看到,在赞比亚,由于缺乏养护,一段近70公里的道路因雨水冲刷和重型车辆长期碾压,导致路基损毁严重。

  不过,种种经历,也让刘鹤龄意识到赞比亚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华商在赞比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资金和经验等方面。中国企业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当地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据刘鹤龄介绍,在建筑、矿业等领域,中国企业在赞比亚的数量相当可观。“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以其高效的施工能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占据了重要地位。”

  最初,刘鹤龄的建筑公司仅能做他人的分包项目,但很快,他便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迎来了第一个独立中标的项目。

  “在获得招标消息后,我们企业就直接参加了。”刘鹤龄说,“当时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行业经验,方案价格在竞争者中也具备优势,最后成功中标,也是我至今为止最有成就感的项目。”据介绍,刘鹤龄的首个独立中标项目总投资逾100万美元,历时两年建成。

  “本土化”破解市场竞争难题

  目前,刘鹤龄的建筑业务以当地政府项目为主。不过他也发现,随着竞争对手增多以及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因素影响,当地建筑市场整体已进入供大于求的状态,刘鹤龄迅速调整业务,着手布局农业和矿业。

  在农业领域,一方面,由于近年来赞比亚受到极端天气影响,降雨量减少导致粮食减产,赞比亚及周边邻国粮食供应紧张。另一方面,在赞比亚这个约2000万人口、国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中,地表水占南部非洲地表水储量的42%,地下水资源占南部非洲地下水储量的45%,加之人少地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刘鹤龄相当看好当地农业发展潜力。

  而他能在当地崭露头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本土化”。“本土化是融入当地市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刘鹤龄说。

  来到非洲后,刘鹤龄观察发现,尽管非洲华人数量众多,但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原因导致部分华人无法融入当地,例如不吃当地食物等。在他看来,与当地人打交道首先便需要摆脱固守隔绝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背景。

  刘鹤龄曾前往考察一个位于赞比亚西部省的建设项目,但由于道路条件差,车辆零件受损无法继续行驶。当时,附近一家修理铺的老板发现刘鹤龄一行人的车坏了,便带着工人帮忙修车,花了近五个小时才修好。本已经准备好接受对方收费“狮子大开口”的刘鹤龄,却未曾料到老板带着工人头也不回地走了。询问后才得知,这位老板说他们是摩托车修理铺,修理汽车是帮忙,不收钱。

  “这件事让我感受到当地民风的淳朴,也打破了我对当地人的固有印象。”刘鹤龄说。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刘鹤龄决定将本土化作为破局之法。“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实现本地化,包括雇佣当地管理人员、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

  目前,在刘鹤龄公司的200多名员工中,绝大部分包括总经理都是当地人,仅部分技术人员来自中国。而本地化运营不仅降低了他们的运营成本,还增强了与当地社会的联系,项目执行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刘鹤龄也将自己在赞比亚创业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句话: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是运营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作为华商,我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参与中非合作框架下的各类项目,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矿业等领域,为中非友谊和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刘鹤龄说。

责任编辑:常涛 罗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