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希望国足踢出最基本的血性,多少为“下个四年”留点有用东西

世预赛18强赛中国男足客场0-7惨败给日本队后,《北京晚报》评论员晁星撰文点评道:中国足球似乎始终与职业足球“不相兼容”,急功近利、违背规律,本想“走捷径”、“抄近道”的中国足球,却不知不觉失去了快30年,换来了与亚洲强队7个球的遥远差距,令人唏嘘。
图片
国足0-7惨败日本——昨夜至今,叹息、痛骂,压抑、无语,心塞、迷茫,球迷心头五味杂陈。而比国足全场一脚射门更令人憋闷的是,本被视为国足出线直接竞争对手的巴林和印度尼西亚都拿了分:巴林爆冷击败澳大利亚,印尼逼平了沙特。
客观来说,比分虽然难以接受,但国足实力摆在那,上一阶段36强赛本就是侥幸死里逃生,这场强度加倍的18强赛完败,并不突兀。
日本足球脚踏实地搞联赛、抓青训,与校园足球良好衔接,一批又一批“足球小将”从本土发迹,又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俱乐部深造,形成了今天领先亚洲的局面。
反观我们,中国足球似乎始终与职业足球“不相兼容”,多次陷入“黑、赌”泥潭不说,“金元足球”的一把虚火,更烧得中国足坛一地鸡毛,一轮轮“军备竞赛”下来,本土球员没了发展空间,去五大联赛踢球的少之又少,立足长远的青训、基础建设更被抛到一边、难以为继,形成恶性循环。
急功近利、违背规律,本想“走捷径”、“抄近道”的中国足球,却不知不觉失去了快30年,换来了与亚洲强队7个球的遥远差距,令人唏嘘。
图片
有人说足球是“公平的世界语言”,它不能靠喊口号来提高,而是需要技术、身体和战术素养,需要热爱与敢于展现自我的勇气。这些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凭借健康完备的青训环境,培养出一批批有灵性、有闯劲的青少年人才。对标这样的目标,我们的青训相去甚远。
一来,我国足球青训基础薄弱,青训教练更是缺口巨大。二来,青训理念也有待纠偏。不少外籍教练直言,“中国大多青训教练的工作重点是赢球,而非培养球员。”三来,体教融合不充分,小球员的升学通道如何充分保障,“12岁退役”困局难解。等等这些长期存在的难题,都不是靠零敲碎打就能解决的,无不需要出台系统方案,久久为功去除沉疴。
图片
菜就多练,有差距就多学习、补短板。只是,向谁学、怎么补又是一大问题。
一直以来,中国足球没少向别国取经,一会是欧洲劲旅,一会是亚洲强队,今天聘请外教,明天学习管理经验,钱花了不知多少,却总因学习方向不明,风格路线设计欠缺,致使中国足球至今都没找到自己的明确路数,球踢得稀里糊涂。
今年初,中国足协低调任命了两名日本教练出任中国U16、U15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被认为是中国足协布局青训,着眼未来的务实举措。不管向谁学,改革的方向一旦明确,就要统一思想,保持耐心和定力,踏踏实实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不要再犯“走三步、退两步”,来回折腾的老毛病了。
图片
昨天,还有另外一个关于“球”的消息,据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取样返回地球。遥远的星球,近在咫尺了。大球之大,小球之小,看似毫无关系,但运行遵循一理:欲成大事,必须按规律办事,真去下功夫,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恒心。
世预赛18强赛,国足还有9场比赛。实力短时间内难有突破,唯独希望球员拿出最基本的斗志、踢出最基本的血性,多少为“下一个四年”留下点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