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实录丨北大教授伊成器:引导孩子了解自我

近日,2024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49位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其中婺城学子伊成器榜上有名。在婺城教育大会召开之际,婺城融媒记者专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伊成器。
记者:您好伊教授,昨天我和另一位清华教授也聊了教育问题,说到了中小学阶段传统榜样教育的问题。他分享了他家孩子在学习科学家事迹时的一段小插曲。孩子说有些科学家的人物描述和自己平时认识的不一样,因为有不少科学家就是孩子身边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她会对教育产生一定的怀疑。确实,教育有教育的目的,教育对象有教育对象的认知,在榜样教育这一点上看,您是怎么看的?
伊成器:我觉得如果要立一个榜样,真实性对于他能影响多少年轻人是至关重要的。这其实对媒体宣传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做好宣传,一定要对这个科学家有深入了解。
如果在采访之前就带有预设性,觉得这个科学家可能应该是这样的,然后把一些主观的想象强加给科学家,这样的宣传真实性就不够,报道的感染力就会打折扣。科学家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在都是普通人的情况下,为什么他在一个细分领域能做出领先的成绩,能够在某个方向帮助我们的国家在和美国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其中的原因是需要真正去挖掘的。很多科学家其实都不善于宣传,他对自己的学科、专业很懂,但是他为什么能够走到现在、为什么能够成功,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向新闻媒体工作者进行总结,不一定能说得清楚。他之所以成功,一定有其成功的必然性,我觉得宣传教育就把他成功的必要性最真实呈现出来,不要有太多预设,这样孩子会更愿意相信,也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记者:作为一位媒体人,如果我想把您的人物形象通过今天的采访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有一个学习的榜样,您倾向于把您的哪个方面呈现给他们,或者说您想让孩子从您身上学到什么,或者您最想告诉他们的是什么?
伊成器:我可能更愿意去激发他们内心感兴趣的东西。能够保证综合素质的前提下,社会、家长、老师都要更加开明,把孩子天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激发出来,然后去引导、去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有与众不同之处的,哪怕刚开始失败了,他还是愿意在这条路上再走一走。
记者:兴趣点确实很重要,您在中小学阶段的兴趣点是怎么样培养的?是不是有什么契机或者其他方面的因素激发了这个兴趣点?
伊成器:肯定是有一些关键的事件让我能够从事现在的科研方向。但我也不会忘记在这些关键事件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尝试,甚至是一些试错的时间和机会,那些事情也同样重要。如果我们只是孤立去看那几个最关键的时间点,而忽略更多那些日常生活中兴趣爱好的探索,我觉得可能又会给大家一个不准确的画像,甚至觉得成功仅仅在于那些瞬间。所以我觉得对待这个问题还是要有一个全面的态度,我更愿意鼓励大家去探索、去尝试,如果在一个时间等成本可控的情况下,你去探索一下这门学科、这个事情,试过后才会知道自己喜不喜欢,然后再找其他的兴趣爱好,我觉得这样比要求孩子一定要怎么样去发展更重要。
图片
记者:您说在能力可控范围内,试错对人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您自己在这方面有没有觉得对您现在的人生比较有价值的试错?
伊成器:我觉得试错可以放下太多的输赢或者焦虑情绪,就是去感受就好了,不要太在乎太计较我通过这个试错一定要得到什么,如果太功利性就失去了本意。
记者:所以还是要纯粹一点。您的小孩也是刚上一年级,您对他学习上或者重点培养他哪个方面会有倾向吗?
伊成器:我觉得就是让他各方面综合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也需要更多去了解我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让他自己去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我觉得教育与其说是知识的传导和灌输,不如说通过这些已知重要的东西,把每一个个体的潜能挖掘出来。
记者:对于老师来说,您希望老师怎么样去传导或者教育孩子们,达到您想要孩子们达到的那种状态?
伊成器:我觉得老师还是要开明一点的,和家长几方一起去了解这个孩子是最重要的。
大家很多时候都会说,把这个孩子送到大学去就可以了,我觉得到了本科之后,才是孩子自己人生真正的第一个起点。在大学以前所有你的发展,基本上学校、社会已经把路线规划好了,你没有太多自己去折腾的空间,但是到了大学以后,突然没有标准模板了,家长也不懂你的学科了,没有人来帮着做决定了。所以说,到了大学,才是一个孩子真正人生的开端。
本科完了之后很多人还要读硕士博士,这个十年可能是对他以后一辈子影响最大的十年,因为会决定你往哪个方向发展,需要自己做出一个决定。
记者:所以自己想明白很重要。前几天我也去采访了一位在浙大竺可桢学院刚读大二的孩子,我问她大学遇到的最大困难或挑战是什么?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她说是“花花世界迷人眼”,因为面对太多的选择,有专业的、有课程的、有人际关系的等等,她说需要自己去选择、去决定、去改变的事情太多了。但好在慢慢调整心态后,她给自己定下了方向,做好了规划。所以结合刚才讲的,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您是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学生的问题,而从学生的角度,他们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伊成器:她的这个描述让我感觉到,她已经开始进入大学状态了。刚才我们说的试错,选课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成本很低的试错机会。你有时候看这个学科的名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具体是学什么,上完一个学期后你可能就知道自己感不感兴趣,愿不愿意继续深入下去。
我觉得这是大学能提供给大家的东西。中小学阶段后,你的基础素质已经不差了,你有应变能力、综合知识储备和心态调节能力之后,才是真正思考“你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之前大家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大学之后你要想自己的标签是什么,你要开始个性化定制,到那个时候才算是有差别。
记者:刚才您讲了,未来的发展就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综合,我自己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也有一点焦虑,我家女儿喜欢数学,但不喜欢英语,说以后自己不出国,语文要背的她也不喜欢,我也没有很好的引导方法。您作为一位科学家对语文、英语教育有没有自己的一些观点?
伊成器:到了更大更高的平台,你会发现更多的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核和需求。对我们做研究的而言,英语还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主流语言,你出不出国都得看那些英文文献,看不懂怎么去了解别人的知识。
语文重不重要?在我们的很多项目申请书、答辩、学术交流、学术报告中,我要把我的观点包括研究的意义价值、成果告诉我的同行,这都是说出来的。整个报告不只是表达技术细节,意义和价值也需要同步传达,这当然需要你有不错的语文逻辑和表达能力。不一定辞藻华丽,但如果能够表达得清楚透彻,也会增加大家对你研究的认可,如果能用更加生动的形式表达,效果可能会更好。
记者:可能我们还是局域于太小一个范围,自己看不到方向,就觉得不学就不学吧。
伊成器:我觉得考试是一个比较公正,也是应该坚持的形式。但如果只是以考试为最终目标的话,那考完了或者超纲的知识就不需要了。如果以未来自己的人生,和你到底想干什么这样的标准来思考,很多时候大家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比如说你想不想跟外国人交流一下数学的最新进展,那你通过什么样的语言去讲,这个时候英语就是个必要的工具了,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要干什么事情。
记者:您小时候有想当科学家的志向吗?
伊成器:我记不得了,我可能有过很多志向。我觉得现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不是从小规划出来的,但也不是完全的意外让我成为一位科学家。我觉得都有偶然性和必然性,但更多的还是在一个可以尝试探索,鼓励个体兴趣爱好发展、培养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记者:您家小孩知道您是个科学家?您会把一些科学知识在他很小的时候潜移默化地通过生活中一些例子传递给他吗?
伊成器:他知道我是搞科学研究的,爸爸是个科学家。在生活中,可能有一些事情会让他感受到我的职业,比如说有些细节上的东西或者逻辑上的东西,出于职业的原因,我的要求会更高一点。
记者:那他会不会觉得我爸爸是个科学家,是个很厉害的人,爸爸讲的话我都要听。
伊成器:老师的孩子很多时候还是得别的老师教,同样一个事情,我教和另外一个专业老师教那是两码事情,我非常乐意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我首先是把父亲这个角色扮演好,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也会融入自己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我的一些见识和视野也会帮助他更辩证看待一些问题,那些东西会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记者:在您孩子这个阶段或者是义务教育阶段,您有没有一些推荐的书目给他看?
伊成器:男孩子对飞机、坦克之类比较感兴趣,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如果我也正好懂,就会跟他深入沟通,希望他能知其所以然。比如有些东西很厉害、很先进,那到底厉害在哪?先进在哪?能说出个一二三吗?我从自己搞科学的角度,觉得可能会比其他人挖得更深一点。
记者:非常感谢伊教授接受婺城融媒的采访。我们期待您在医学科学等领域取得更多新的突破。
伊成器:谢谢。



“科学探索奖”是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的公益奖项,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且可以自由支配,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奖项秉持“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



记者丨鲁杭燕
视频|童锡麟
审核丨傅晓婧
监制丨孙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