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新”AI|再造一个千亿产业!看成都人工智能企业如何破浪前行

今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也是各地竞相布局的关键领域。在成都不断厚植的创新土壤中,成都人工智能企业正在这里加快向上生长。

图片

当下,成都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大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已基本实现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产业链全覆盖,在规模、数据、算力、人才、资本等方面已具备一定产业优势,成为人工智能企业发展的沃土。

企业为何选择成都?成都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今日,探“新”AI栏目一起关注——

看好成都

成都的政策、人才、应用场景吸引力十足

在今年618“大考”中,成都晓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晓多科技”)再次交上亮眼答卷——晓多机器人服务的客户下单金额占整体成交金额比例达32%,机器人接待成交近5.5万单……从0起步,晓多科技在成都一步步成长为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

图片

十多年前,晓多科技创始人江岭从百度离职后回到成都创业,希望用技术创新解决人工客服在工作中面临的痛点。“成都客服产业发达,这为我们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应用场景。在晓多后面的每一步发展中,都能在这里得到支持。”江岭特别提到,在“晓模型”的训练中,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提供了有力的算力支撑。

“成都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很快,不仅相关企业越来越多,在技术创新上也不断取得突破,我觉得成都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潜力很大。”江岭如是说道。

图片

成都潜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OO陈洪宇也谈道:“在政策引导下,相关数据和场景不断开放,企业获得政策红利的机会也更多;而政府在资金补助、创新项目资助等方面的政策也有力地激励了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此外,成都的人才集聚效应已经显现,公司平均招聘周期较过去缩短了一半。”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成都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在吸引更多人工智能相关科技企业落子布局。

成都它思科技有限公司是清华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公司首席科学家欧智坚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语音和智能实验室主任。

它思科技CTO聂玮奇表示,公司去年在全国多地考察后,最终决定落地成都,“成都政策环境非常好,更重要的是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及良好的创新、生活环境。公司成立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也证明我们的选择没有错。就在不久前,它思科技已完成新一轮融资。”

图片

数据显示,成都已培育人工智能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4家,在人工智能芯片、算力服务、智能语音等领域加快突破。植根城市创新沃土,越来越多的成都人工智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

掘金AI

业内“呼唤”更多支持

当下,国内多个城市,正全力布局“人工智能+”。对于成都而言,虽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等方面形成较好基础,但与头部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成都的机会在哪?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不少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一招。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耕AIoT领域,公司首席产品官张权昉表示:“底层技术是阿加犀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当前AI技术的快速发展期,我们必须紧抓先发优势,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优化和升级产品与服务,才能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

谈到企业在技术攻关中希望获得的助力,张权昉表示:“希望成都未来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场景的探索上迈出更大步伐,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更丰富的商业落地机会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真正的技术赋能。”

与此同时,还有业内人士建议,要“火眼金睛”大力支持有技术研发实力的科技项目加快发展,可以在相关科技攻关项目评审时,考虑引入相关投资人加入评审专家团队,“投资机构时刻站在技术发展前沿,对市场需求及技术领先性了如指掌,他们的加入对判断项目的技术领先性、市场应用前景有很大助益。”

图片

此外,行业也在呼唤更多专业复合型人才。江岭表示,技术研发人才很重要,但同时还需要具有商业思维、能够洞察市场及客户需求,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成都这两方面的人才基础都很好,但还可以进一步加大相关人才密度。”

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的竞争,不仅仅是AI算法的竞争,更是算力基础、创新性和创造性人才储备、应用落地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竞争,还需各方持续发力。

持续加码

将布局建设人工智能赋能中心

眼下,成都在人工智能赛道上还在不断加码——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在现有优势基础上推进产业发展“再飞跃”,成都计划今年再造一个千亿产业,三年规模再翻一番,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图片

如何为成都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动力?成都也有部署。据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市科技局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分类建设细分领域技术创新平台。此外,成都还将——

组织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技术创新研发项目,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标志性产品研制。

积极对接科技部、科技厅,指导组织企业争取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等科技专项支持。

持续对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活动,瞄准重点方向,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

图片

加快建设智能硬件、无人机等人工智能领域中试研发平台,推广应用“企业创新积分制”,引导投资机构、银行信贷、风险补偿、融资担保等联合支持人工智能企业科技创新。

持续组织人工智能企业开展金企对接、创新链对接、产业链对接,全面促进“四链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成都

人工智能+

正在+出未来无限可能!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杨梦婷 记者 黄雪松 图据成都科技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