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惠企利民 内蒙古银行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作为自治区直属国有银行,内蒙古银行积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地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局,自觉将各项工作融入大局中谋划推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地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让市场主体“活起来”“多起来”“强起来”。今年上半年,全行普惠贷款增速达10.27%,高于全行一般性贷款增速1.82个百分点,全行县域贷款增速达15.87%。
“现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饲料经销部马上也要开张了,经营越来越稳定,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了。”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某养殖场老板小冯是一名90后,大学毕业后做起养殖生意,得益于内蒙古银行的新市民专属贷,解决了创业初期资金难题。助力新市民开启新生活,体现的是内蒙古银行发挥地方金融服务地方经济“主力军”作用,不断扩展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和触点,从城区市场逐步下沉到县域市场,加快补齐县域乡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考量和坚定决心。
图片
金融助力“开鲁红干椒”(杨丹 摄)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十多年来,内蒙古银行充分发挥“本乡本土”和“地缘人缘”优势,持续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的合作,共同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同时,坚持敏捷化、特色化、本土化,不断完善内部组织体系。在总行层面成立普惠金融业务部,专门负责全行普惠小微业务的规划管理和产品研发,推动信贷资源向普惠业务倾斜,实现专业化管理。分行层面形成“普惠团队+专业支行”服务模式,配备专职客户经理,积极挖掘网点前沿阵地作用,从产品端、场景端、渠道端精准发力,打通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强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内蒙古银行第一时间组织研究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关于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细化完善普惠金融业务尽职免责机制,明确内部考核扣减分、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责任减免情形,切实为基层信贷人员松绑减负,解除敢贷、愿贷的后顾之忧。同时,强化正向考核激励和结果导向,通过特色化考核指标设置,积极引导分支行加大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普惠贷款的投放力度,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持续激发“愿贷”的动力。
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也是稳经济、促就业的主力支撑。作为内蒙古本土的银行,内蒙古银行始终坚守服务本地民营企业的初心使命,持续迭代升级小微业务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法人的信用化、线上化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全行新增贷款利率同比下降55个基点,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同比下降69个基点,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带来实打实的获得感。
用心呵护小微企业成长已成为各级机构、员工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为。兴安盟地处“黄金玉米带”,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是内蒙古重要的商品生产和供应基地,但以玉米收储为主的粮贸企业普遍存在抵质押物不足的问题。2022年以来,内蒙古银行兴安盟分行以“核心企业+粮贸企业”模式,为当地某公司5家上游粮贸企业授信1.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8千余万元,有效解决了玉米收储流通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担保难题。“中国红干椒之都”——通辽开鲁,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集散地,内蒙古银行充分运用易贷通和存货质押等产品,以该县三大冷库企业为核心,为仓储红干椒收购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累计为17户红干椒收储企业提供1.07亿余元信贷支持,“贷”动当地红干椒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图片
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杨丹 摄)
创新是普惠金融的关键驱动力。内蒙古银行顺应产业链日益精细的专业化分工趋势,通过供应链金融模式将服务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辽市的一家粮食购销公司是上市企业牧原集团供应链上游企业,长期为集团供应玉米,但由于销售回款周期形成的资金周转问题,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扩大发展的难题。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客户需求后,发现该企业与牧原集团的合作期限、业务量、付款周期均满足以买方为核心的供应链在线业务适用范围,立即联动为该企业办理“云链贷”,迅速完成了授信审批。截至目前,内蒙古银行4家分支机构累计为牧原集团子公司上游19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08亿余元,解决产业链末端小微企业“贷款难”的融资难题。
近年来,内蒙古银行打破“抵押物崇拜”,持续迭代更新“新惠”小微客户金融服务系列产品,目前已创新推出针对“蒙字标”“老字号”的“兴蒙贷”、服务自治区诚信建设工程的“诚信贷”等23款产品,普惠金融品牌的渗透率和市场影响力日趋增强。同时,加大普惠金融服务政策和产品的宣传力度,结合“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等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介绍普惠金融产品,普及普惠金融知识。
解决城市小微企业经营难题,源头在激活消费。今年8月,内蒙古“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广场启幕,活动搭建国货传统产品、特色商品“潮品”综合展示平台,30多家老字号企业参加。作为活动全程赞助商,内蒙古银行为老字号企业提供授信9.9亿元,这是自2023年内蒙古银行与自治区商务厅建立战略合作后的又一落地活动。根据合作协议,内蒙古银行将和商务部门持续推动商务金融深度融合,在2028年前面向全区商务领域企业提供总额不低于1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融资安排,为提振市场信心、纾解市场主体融资困难、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作为第九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内蒙古银行强化主线意识,充分发挥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联系“三农三牧”重要金融桥梁纽带作用,加大支持自治区优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引导金融活水更多、更精准地流向“三农三牧”和扶贫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牛犊出栏卖了多少?资金还够吗……”在通辽市科左后旗,内蒙古银行通辽科左后旗支行客户经理向当地重点农牧企业了解情况。作为自治区旗县地区的金融服务站,该支行是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打造的乡村振兴特色支行,通过设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针对肉牛产业创新推出金融产品,为重点项目、家庭牧场、合作社、养殖大户肉牛活体抵押等提供门槛低、普惠性强的“融资”服务。
“融资”更“融智”。内蒙古银行在支持乡村振兴上,打破银企关系中以银行为主的惯性思维,更多以细节化入手,实实在在研究产业发展现状和金融支持情况,为客户带来差异化、特色化融资服务方案,在客户营销、方案设计上实现“融智”支持。进村入户、弯腰下地、上门服务……类似的服务场景,常常在农牧区上演。据不完全统计,通辽分行工作人员平均每周下嘎查里程合计超700多公里,足迹遍布草原牧场、苏木嘎查。
图片
工作人员宣传普惠金融服务政策(杨丹 摄)
内蒙古银行还把服务送到“家门口”。2021年,内蒙古银行正式与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兴安盟科右中旗的哲里木嘎查建立包联帮扶关系,每年坚持选派业务骨干担任嘎查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发挥专业所长把金融服务与金融知识送进嘎查、送入大门。协助哲里木嘎查村两委研究细化制定《2021—2025年哲里木嘎查发展规划》,探索产业振兴思路。同时,借助与自治区农牧厅的战略合作,积极协助嘎查打造内蒙古银行信用示范村,建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重点关注该嘎查肉牛品种改良、肉羊扩大养殖规模领域,聚焦嘎查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三类群体,争取到2025年末贷款额达1200万元,全力支持嘎查实现产业振兴。同时,将农牧区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设在嘎查,帮助农牧民丰富金融知识,增强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银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已脱贫地区贷款余额60亿余元,占县域地区贷款余额近44%。下一步,内蒙古银行对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牧业强区”的目标,积极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创新推广玉米、薯业、牧业等“低成本、高效率、可复制”的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加强对设有县域支行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投放。(秦钰 郭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