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走红全球给视听创作带来的启示

前不久,由中国游戏开发商“游戏科学”推出的动作类角色扮演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发布迅速风靡全球。发售当天同时在线玩家超220万,总销售额达15亿元。取材于文学名著《西游记》的《黑神话:悟空》,在实现中国游戏产业突破的同时,也为全球玩家提供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为创意产品、文艺作品如何讲述传统文化故事带来诸多启示。
启示一:
有“国风”,更要有“国魂”
“游戏热”背后是“文化热”。在《黑神话:悟空》之前,很多中国游戏采用的是全球通行的文化内核,即便有中国风的服化道设计,但涉及中华文化内涵的较少。而《黑神话:悟空》得益于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不仅有游戏技术层面的突破,更彰显出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生命力,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为创意产品赋能。
《黑神话》制作人冯骥说,“不能因带国风标签就有免死金牌”,而应“更加如履薄冰”。当前,影视作品中的国风元素令人目不睱接,但这些符号层面的创新,很容易浮于表面,容易被模仿、同质化。对于一个创意产品或文艺作品而言,形式、潮流会不断地推陈出新,而经典往往会穿越周期,更稳定,更适合当内核。这里所指的经典,既包含传统文化经典,也蕴含中华美学精神。只有把创新表达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创意的“内核”,才能把“中国风”深化为“中国情”、“中国魂”,实现从表面花哨的“养眼”之效到直抵心灵的“入心”之功。
启示二:
讲“传统”,也要讲“现代”
《黑神话:悟空》讲的是斗战胜佛孙悟空放弃佛位,回到花果山,却因天庭威胁被迫出战,落败后化为一块奇石,玩家(“天命人”)重走西游路、复活孙悟空的旅程。一方面,《黑神话:悟空》以《西游记》为蓝本,尽可能还原书中宏大世界观,主要角色的行动逻辑和原著保持高度一致,并不违背西游主旨;另一方面,它对原著进行了贴合现代语境的“二创”,在原著基础上重走西游路,为全球玩家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
近几年来,一批或回归传统进行深入挖掘、或借传统设定讲述现代故事的影视作品大获成功,最有代表性的如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抛弃传统的宏大叙事手法,讲述李白与高适的青春过往,挖掘传承千年、打动人心的人文核心;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一个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的奇幻故事,传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动画片《中国奇谭》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在《西游记》故事基础上,细致勾勒出取经路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猪妖,从英雄视角转向小人物视角构建全新故事,与观众产生共情。
用创意产品讲述传统文化故事,要对中国经典进行细颗粒度的深入挖掘,寻找有持续生命力的内容,然后进行契合当代表达的艺术呈现。《黑神话:悟空》的玩家表示,比起精彩的打斗、绝顶的美术,最吸引人的其实是游戏中的影神图,游戏很细致地给出场的每一个小怪、精英、boss、人物都写了一段故事,其中有些荒诞不经,有些啼笑皆非,有些则是剧情的补充。这些故事都是西游世界观下精良的再创作,其中不乏中国古典志怪小说的影子。而这些源于古代的故事,现代人却也能理解,因为它既在讲妖精、神仙,又好像在讲家庭、职场、人生。
启示三:
显“技术”,更要显“人文”
《黑神话:悟空》是游戏,又不仅仅是游戏,而是把各种艺术形式集聚一堂,用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介绍那些原先并不为人熟知的艺术。《黑神话:悟空》综合运用数字孪生、动作捕捉等前沿技术,让更多传统文化元素在游戏中重焕生机。从对山西玉皇庙、重庆大足石刻等多处名胜古迹的实景扫描精细还原,到蕴含陕北三弦说唱、唢呐等民族音乐元素的国风配乐,再到精准捕捉武术演员的动作,《黑神话:悟空》实现了以“科技+艺术”来诠释中式美学,打造沉浸互动式体验。
在更深的层面,《黑神话:悟空》还延续了原著《西游记》中的哲学思考,让玩家在“重走西游路”中完成一次对人性、人情、人生的当代审视,让全球玩家领略到独属于东方的文化魅力。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再次证明,在守正创新中厚植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与美学特征作基底,具有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市场潜力。同时,要多方联动提升产业转化效益,激发优质视听作品长尾效应。优质视听作品可以通过跨界营销、“影视+文旅”等方式探索多元产业转化的可能性。当然,也需警惕过度商业化风险,避免方向走偏。
启示四:
重“国内”,亦要重“国际”
纵观全球,日韩文化在欧美用户中的影响力较大,这得益于日韩庞大的ACG(动画、动漫、游戏)产品出口,日韩悄悄地将传统文化内核藏在文化产品中,占据欧美年轻人心智。《黑神话:悟空》的爆火,是将中国文化装入到具象化游戏产品当中的成功尝试,为中国文化出海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同理,视听精品可以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但作品在“出海”前有必要开展适度的本土化改编,以降低内容理解和审美难度,降低在跨文化传播中可能存在的“文化折扣”状况。
来源:电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