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家族再添新成员,重庆“长生黔江龙”问世。它身长八米、四足行走,是目前发现的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个早期鸭嘴龙类恐龙,被命名为长生黔江龙。
长生黔江龙复原图
2024年8月27日,国际知名SCI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西南地区一新命名的晚期分支非鸭嘴龙科鸭嘴龙类: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在东亚地区交流的证据》的学术论文,正式命名了重庆黔江正阳组发现的第一个新的鸭嘴龙类恐龙——长生黔江龙。
黔江正阳组典型地层剖面
本次研究工作,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持,黔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矿局208地质队与国家自然博物馆、云南大学相关学者共同完成。
“这是一种植食恐龙,喙吻部宽扁,极像鸭嘴,故名鸭嘴龙。”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地质队研究员代辉说,标本发现于黔江上白垩统正阳组地层,为一具部分完整且关联的鸭嘴龙类恐龙骨骼,材料包括了下颌、背椎、后肢、完整的腰带以及关联的前部尾椎。形态学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均表明其属于一类晚期分化的非鸭嘴龙科鸭嘴龙超科恐龙。
长生黔江龙的坐骨及前部尾椎
长生黔江龙的下颌骨
研究人员对黔江龙的体长进行了估计,大约长八米,并且为四足行走。目前已结合其他相近的鸭嘴龙类化石,对黔江龙进行了科学复原,让我们可以一睹黔江龙的模样。
长生黔江龙复原骨架模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表示:“中国西南地区的恐龙化石发现主要来自侏罗系地层当中,白垩系的化石材料非常的稀少,从2019年开始,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黔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化石调查发掘项目。2022年冬季,项目承担单位在黔江上白垩统正阳组的顶部发现了一具不完整且部分关联的鸭嘴龙类恐龙骨架,并根据这一标本命名了一个鸭嘴龙类恐龙的新属种——长生黔江龙。鸭嘴龙类是白垩纪晚期代表性植食性恐龙,对理解鸟臀类恐龙的演化和白垩纪陆地生态系统十分重要,已知早期鸭嘴龙类恐龙大多发现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北方和蒙古南部,长生黔江龙是发现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个早期鸭嘴龙类恐龙,其发现和研究有助于理解鸭嘴龙类的早期演化历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
代辉说,黔江龙是重庆第一个被正式研究命名的白垩纪恐龙属种,也是首个发现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鸭嘴龙类恐龙。其一系列原始和衍生特征反映了从“非鸭嘴龙科鸭嘴龙类”向“鸭嘴龙科”演化过程中的形态学转变,系统发育分析也确认该类群处于鸭嘴龙科以外的进化树的较高位置。也就是说黔江龙是鸭嘴龙超科中非常进步的一种恐龙,虽然不属于鸭嘴龙科,但黔江龙跟鸭嘴龙科的亲缘关系很近。
长生黔江龙生存的时代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黔江正阳白垩纪恐龙化石保护研究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证实了黔江正阳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白垩纪恐龙化石集群埋藏地的地位,属于重庆市近年来继云阳之后在世界恐龙研究领域的又一个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普和文化旅游价值。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