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正在“印度化”?藿香正气水“包治中暑”?科学解析气候段子

全文4575字,阅读约需1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2024年上半年,洪涝、干旱、风雹、雪灾等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02气候变化不再是生涩的科学术语,越来越为公众感知,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03社交媒体上,关于气候的调侃常以段子出现,如南方正在“印度化”“重庆遍地是熟人”等。

04然而,气候变化确实对老人和小孩影响更大,高温热浪天气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糖尿病、肾炎等基础疾病。

05专家建议,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发展清洁能源技术、系统性减排、做好基础研究、加强对气候系统的科学认识以及公众践行低碳生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2024年9月5日,浙江杭州,西湖游客用扇子遮阳。王刚/中新社/视觉中国

2024年的夏天没有悄悄过去,而是在初秋用高温和台风发了一记回旋镖。

9月6日,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超强台风级)在海南省登陆,成为史上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截至9月7日15时,已造成海南4人遇难,95人受伤。

同日,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这是重庆连续发布16个高温红色预警后,首次降级为橙色。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3S)发布数据,过去3个月中,地球的纪录被频频打破:最热的6月和8月、最热的一天以及最热的北半球夏季。

气候变化不再是生涩的科学术语,越来越为公众感知。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洪涝、干旱、风雹、雪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在南方周末对重庆高温的报道(《最高43.6℃,高温考验下的重庆细节》)中,点赞数最高的评论是:“作为普通人,今年第一次切实体会到了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活的影响”。

社交媒体上,关于气候的调侃常以段子出现,南方正在“印度化”“重庆遍地是熟人”“爽爽的贵阳不爽了”……亦真亦假。南方周末记者整理了16个气候与健康相关的疑问,邀请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前首席专家、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李庆祥和广东省肇庆市公立医院副主任医师卢辉解答。

藿香正气水不是万能的

疑问1:藿香正气水是否“包治中暑”,可预防性地喝吗?

卢辉:藿香正气水不是万能的防中暑药,不建议预防性地喝。无法判断自己的中暑类型时,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中暑”的概念,在中西医语境下有不同表达。西医理论下,中暑是人在高温、高湿、不通风环境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由此影响身体其他脏器机能。分为先兆、轻症和重症中暑三类,致死率高的“热射病”就属于重症中暑。

中医则把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类似于西医中的轻症中暑,在高温湿闷环境下,出现头晕头痛、四肢乏力、大量出汗、发烧等症状;阴暑特指从户外的高热环境突然进入到温度较低的空调室内、大量出汗后马上用冷水冲澡、高温天气食用冰镇饮料或冰镇瓜果等行为,导致机体受寒,出现低烧、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胃肠感冒症状。

藿香正气水作为一款中成药,适应症是阴暑而非阳暑,说明书上的功能主治表述是“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等”。

烈日暴晒、大量出汗引起的中暑,如果用了药性辛香偏燥,具有除湿、发汗作用的藿香正气水,可能加重脱水,反倒是火上浇油。

疑问2:高温天气应该喝热水“以毒攻毒”?

卢辉: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也根据体质因人而异。喝热水能提高体温,促进皮肤汗腺汗液分泌,毛孔打开,当汗液蒸发的时候,也会散去身体的热量。

夏天喝热水,类似于韩国流行的三伏天喝参鸡汤。二者都源自民间的传统医学理论,认为夏季脾胃阳气不足,通过热饮增强阳气,提升免疫力。另外,夏天喝温热一点的东西,比起冷饮更不容易得肠胃炎,如果体质不适合吃冰,建议喝常温或温热的水。当然,热水也不宜太热,以免烫伤口腔和咽喉。

不过,单纯喝白开水不够。对于出汗偏多的户外工作者,盐分会从汗水中流失,容易电解质紊乱,建议喝电解质饮料、天然椰子水或自己配置糖盐水。

对于爱喝饮料的年轻人,切忌用咖啡、浓茶、酒精类饮品补充水分。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会使神经兴奋,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还有利尿作用,可能引起脱水,进一步加剧中暑症状。酒精则会扩张外周血管,降低人体散热的速度。

疑问3:气候变化对老人和小孩影响更大吗?

卢辉:是的。医学界将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疾病称为气候敏感性疾病,包括登革热、流感等传染性疾病,以及哮喘、中暑等非传染性疾病,老人和儿童都是脆弱人群。

高温热浪天气,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糖尿病、肾炎等基础疾病。有些老人舍不得开空调,在高温高湿不通风的室内,也很可能中暑。由于老人的排汗功能相对不灵敏,可能不会经历先兆、轻症中暑症状,直接进入全身高烧、昏迷的热射病阶段。

儿童汗腺处在发育期,既怕冷也怕热。此外,也容易过敏。我们发现,由于天气变热,花期延长,空气里的花粉浓度上升,得花粉过敏症的小孩越来越多。建议儿童户外活动除了避开高温时段,去花粉多的地方还要适当戴口罩、备抗过敏药物。

发烧的儿童要注意,美林(布洛芬类)等退热药物,在夏天会导致出汗偏多,加大中暑概率,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图片

2024年8月22日,成都,小朋友戏水消暑。当日,成都市气象台更新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张浪/中新社/视觉中国

要么不下雨,要么下得特别大

疑问4:秋台风比夏台风威力更大?

李庆祥:秋台风“摩羯”肆虐华南,确实比夏台风更厉害。由于秋台风在海面上移动缓慢,生命史更长,更容易吸收洋面热量。同时,它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台风体积不见得非常大,但结构非常“漂亮”——气旋式风场更加完整,台风眼更圆,也容易发展得更强。和夏台风相比,秋台风位置一般偏南,低纬度洋面温度更高,也更有利于发展成超强台风。

疑问5:2024年夏天台风变少了?

李庆祥:是的。往年1-7月西北太平洋通常有8-9个热带气旋,今年只有4个,并且还达不到台风量级标准。夏天台风数量的减少,和厄尔尼诺次年的气候背景、天气尺度的环流条件有关。

今年是厄尔尼诺的次年,西北太平洋洋面的垂直风切变增大,西南季风偏弱,抑制了热带对流发展。另外,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西北太平洋洋面以承受下沉气流为主,但是台风需要对流上升运动,双重因素叠加,不利于台风生成。

疑问6:北京急雨变得特别多?

李庆祥:在北京,人们习惯了无雨,一旦下雨或雨水增多,感知更为明显,也就是所谓的“急雨”。

北京离海较远,不容易产生季风降水,骤雨增多主要和气候变化的大环境有关。以前人们只关注平均降水量的变化,现在科学家还关注了降水的另一个统计特征——“降水变率”(指降水量的波动或变化范围。变率越大,异常降水发生越频繁、气候的不均匀性越强,极端事件也越强)。大气变暖、湿度提升,导致降水高低变动范围增大,干湿转换频繁,要么不下雨,要么下得特别大。

图片

2024年8月26日9时许,北京丰台区工作人员抽排积水。北京青年报/杨益/视觉中国

疑问7:广州龙舟水、回南天变严重了?

李庆祥:统计数据显示龙舟水期间(5月21日-6月20日),广州平均降雨28.5天,基本天天都下雨,但2024年的龙舟水总体降雨量并没有超越2022年。

从体感上,今年广东回南天发生的时间特别长,整个夏天都很湿热。这是因为今年正好是从厄尔尼诺转换成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暖池从偏冷转向偏暖,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持续影响。气象学中有一个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指的就是温度越高,大气中所能持有的水分越多——温度每升高1℃,大气含水量增加7%。

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偏长

疑问8:为何重庆遍地都是“熟人”?爽爽的贵阳不爽了?

李庆祥:每年夏天,中国东部地区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偏少、温度偏高。今年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偏长,位置更偏东亚,甚至和大陆高压连接起来了,所以其高温影响范围更大。

副热带高压活跃在南北纬30°附近,重庆正位于北纬28°-32°,又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地形封闭,热量难以散发,冷空气难以进入。因此在重庆,热是常态,不热才是例外。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海拔升高100米,气温就能够下降约0.6℃,海拔更高的贵阳本来适合避暑度假,但今年这种热是区域性的,贵阳和重庆都长期在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的共同控制下,所以贵阳的气温也比往常偏高。

疑问9:去东北避暑还成立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似乎不能避暑了?

李庆祥: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会频繁发生,套用前面提到的概念,“气候变率”增加了,包括降水、气温在内,变数都在增多。总体来说,东北肯定比南方要凉快得多,但也不排除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可能性。就像河北承德以“避暑山庄”闻名,相对于北京而言仍然是凉快的,但也不是随时可以避暑——2023年夏天,承德就曾经以40.2℃位列全国气温榜首。

北方地区的高温过程主要是由于大陆高压脊的发展所致,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联手推动了高温天气发展。在高压系统强大且持续维持条件下,容易形成持续性高温天气。

疑问10:副热带高压往年在海上,今年在上海?

李庆祥:这个可能是戏谑的说法,只是今年上海副热带高压更强。和往年同期相比,副热带高压的平均位置和强度都有异常。上海正好位于高压中心,又由于夏季台风偏少,往年靠台风降水降温的现象,今年也没有出现。

今年三伏(7月15日-8月23日)期间,杭州40℃以上的酷热天气多达10天,其中8月3日最高气温高达41.9℃,打破纪录。上海的桑拿天(指日最高气温≥32℃、日平均相对湿度≥60%、日最大风力≤3级)达到了38天。

南方“印度化”、西北“暖湿化”,下定义为时尚早

疑问11:塔克拉玛干沙漠又发洪水了,中国西北正在“暖湿化”?

李庆祥:沙漠暴雨少见,但不排除偶尔受环流影响来一次强降水。由于沙漠留不住水,一旦降雨就容易出现暴雨成河的现象,场面往往比较震撼。

不过,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部,学界所说的西北“暖湿化”通常指新疆北部降水有所增加,但整体上还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没有达到真正的“湿润半湿润”标准,就变暖而言,新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温度上升也并不突出。因此,“暖湿化”目前也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疑问12:中国南方气候正在“印度化”?

李庆祥:所谓“印度化”,可能有两种意思,一是印度受到印度季风影响,在季风到来前天气非常炎热,季风到来后大量降水。今年中国南方地区确实出现了类似现象,包括江浙沪高温和华南暴雨;二是指气候带北移,秋季强台风活动范围从菲律宾转移到我国东南沿海。

但是,“印度化”是一种长期的趋势判断,每年的大气环流情况不同,不见得以后中国也会呈现出印度的气候特征,不建议用单一年份的情况下定义。

疑问13:城市里的雷暴、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更频繁了?

李庆祥:是的。强对流天气是指伴随雷暴现象的对流性大风(达到或超过8级,风速≥17.2米/秒)、冰雹、短时强降水(1小时降水量≥20毫米)等天气现象。前面提到,全球变暖后气候变率增大,小尺度的环流也会更剧烈。

换个角度看,随着气象探测技术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类能够监测到的气候现象也在增加。十年前,龙卷风发生了,附近没有气象站也没人用手机拍摄,就被遗漏掉了。

城市发展对强对流天气的产生也有影响。发生强对流天气时,地面往往非常热,且大气中水分较多。地面硬化,植被变成钢筋混凝土,地面一晒就容易发烫,促进了强对流天气的产生。

图片

2024年7月12日,江西九江出现强对流天气,城市上空乌云密布。沈俊峰/视觉中国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

疑问14:气候变化,让人更容易“互相伤害”了?

卢辉:高温天气不单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心理健康。有大宗回顾性文献证明,气候变化导致自杀、他杀和暴力事件增加。我们在临床也观察到,每逢炎热夏季,打架斗殴、自残自杀等病例比冬天更多。

医学角度解释,春天和初夏晚上气温低,白天气温上升较高,可使得棕色脂肪组织活跃,加剧焦虑和精神紧张,从而导致自杀增加。高温能增加五羟色胺的浓度,从而增强冲动性和侵犯性行为。

疑问15:全球变暖会让人类灭绝吗?

李庆祥:最近20年来,“气候临界点”概念被广泛讨论,指的是一旦气候(主要指变暖)达到某个界限,环境就再也无法恢复,对人类生活也将造成巨大影响。最典型的气候临界点是北极无冰。

电影《后天》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达到气候临界点后,北极冰川融化,融水冲到大西洋,截断了大西洋的翻转环流,海洋热量交换渠道断开了,北方冰天雪地,南方越来越热,人类逐渐无法生存。

现在考证认为,人类文明从8万年前的非洲开始,在更早之前,那些非现代人祖先的原始人的灭绝,也可能和气候有关。所以气候变化可能造成人类文明消失和更替。

按十万、百万年计,地球温度曾比现在更高,也曾比现在更低,就像丁仲礼院士说的那样——“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地球不惧冷热,但人类不一定熬得过去。

疑问16: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无能为力?

李庆祥:气候变化不是完全线性发展的,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至少现在,人们还是相信可以通过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延缓触达气候临界点,所以我们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

目前人类采取的各种行动方式中,气候工程还颇具争议性。为了给地球降温,有一些脑洞大开的想法,比如,因为“温室效应”的反面是“阳伞效应”,有人希望在大气平流层中注入气溶胶、在沙漠装反光镜、楼面刷反光性材料,反向影响气候。但是,这类行动目前尚很难评估副作用,也许温度还没降下来,一些极端的行动就把地球毁灭了。

更靠谱的共识是:把碳中和落到实处。发展清洁能源技术,系统性减排;做好基础研究,加强对气候系统的科学认识;公众也需践行低碳生活。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琪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英姿

责编 汪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