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原本是瑞典王国的一部分,瑞典王国也曾经辉煌一时,被称为北欧霸主。不过将这个霸主拉下神坛的,便是隔壁的新邻居沙俄。
沙俄原本是莫斯科公国,和瑞典王国并不接壤。但是伴随着历代莫斯科大公以及沙皇的努力,沙俄不断向西扩张,在16世纪后期,终于把地盘扩张到了波罗的海附近。
当时波罗的海东岸还是瑞典王国的领土,沙皇伊凡四世为了争夺这片地区,和波兰、立陶宛、瑞典王国等国大打出手,最终败下阵来,没能得到波罗的海沿岸。但这一战也让沙俄和瑞典王国真正得以成为邻居。
到了18世纪初,彼得一世一边改革,一边继续挑战瑞典王国这个北欧霸主的地位。终于在花了21年的时间后,彻底击败瑞典王国,拿下了波罗的海东岸大片领土。
此后的瑞典王国便一蹶不振,在沙俄面前毫无优势可言。为此,他们采取了战略收缩的措施,以免进一步被沙俄蚕食。
芬兰曾被沙俄统治108年
拿破仑战争开始以后,沙俄和瑞典王国最初是同一个阵营的,毕竟法国当时的战斗力太强,大有统一欧洲的趋势。
欧洲怎么能统一呢?所以不管谁想要统一欧洲,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如此,二战时期的德国亦如此。
为了对付拿破仑,瑞典王国甚至放下身段,开始和宿敌沙俄合作,他们都是反法同盟中的一员。
但是到了1807年第四次反法同盟战败以后,沙俄不得不与法国签订《提尔西特和约》,放弃了继续对付法国。
不过瑞典王国依旧是反法同盟中的一员,沙俄从中看到了机会。他们利用自己和法国结盟的机会,开始威胁瑞典王国的安全。
1808年,沙俄以瑞典王国不肯退出反法同盟为由,对瑞典发起了进攻。到了1809年,抵挡不住俄军的进攻后,瑞典不得不放弃了芬兰。
与此同时,俄军开始兵分三路进军瑞典王国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在这种情况下,瑞典王国不得不与沙俄签订城下之盟《腓特烈港和约》,将芬兰和奥兰群岛割给了沙俄。
从1809年开始,芬兰就跟着沙俄混了。准确来说,芬兰是沙皇的自留地,沙皇本人兼任芬兰大公。
虽说芬兰归沙俄统治了,但芬兰本身还是相对独立的。他们的税收不用交到沙俄国库,绝大多数留给自己用,一小部分交给沙皇。尤其是1860年以后,他们的税收基本处于独立状态,甚至连货币体系也和沙俄完全不同。
更关键的是,沙俄并没有强迫芬兰人学习俄文化,也就是说,沙俄没能同化芬兰。可以说,沙俄对芬兰的统治,是给予了充足的自由空间的。
所以,即便沙俄统治了芬兰108年之久,但沙俄崩盘以后,芬兰依旧毅然决然地选择脱离俄国的体系,自己独立建国。
苏芬战争
1917年,伴随着沙俄的崩盘,芬兰自然选择了独立。当时苏俄才刚刚有点起色,不愿与芬兰爆发矛盾,因此也是认可芬兰独立的。
独立出来以后的芬兰,实际上依旧比较迷茫。一边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一边则刚成立的苏俄的制度,究竟该怎么选?打一架才知道,因此1918年芬兰陷入了内战。
那时候苏俄自身难保,陷入了被协约国群殴的状态,自然没工夫支持芬兰内部的同志。所以芬兰的资本主义力量占据上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918年5月,内战结束以后,芬兰原本打算成立一个王国的,甚至已经将德国的一个公爵选定为国王了,但是伴随着德国战败,这一计划也就搁浅了。1919年芬兰正式建立了共和国。
此后的20年时间里,虽然苏联和芬兰的关系不是很好,但也没有因为领土问题大打出手过,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克制的。
尽管在斯大林看来,芬兰作为昔日沙俄的地盘,是一定要收入苏联麾下的。但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他们也不会轻易对芬兰下手。
伴随着德国逐渐变得疯狂,斯大林敏锐地意识到,苏联开疆拓土、恢复沙俄祖业的好日子,即将到来。1939年8月,苏德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双方合伙将欧洲大陆给瓜分了,其中东欧分给了苏联,剩下的分给了德国。
紧接着,德国和苏联在1939年9月,先后对波兰发起进攻,合伙瓜分了波兰。波兰的问题解决后,苏联立刻开始找上了芬兰。斯大林的意思是:这地方我要了,你们识相点。
芬兰人有点莫名其妙了:你们是不是假伏特加喝多了?
其实芬兰不知道,德国已经和苏联在暗中达成了协定,芬兰是划入苏联势力范围的,等于是被德国给卖了。那么芬兰想要摆脱苏联的束缚,恐怕只能自救了。
1939年11月,得知芬兰如此不识相,苏联果断对其发起了进攻。苏联无论是兵力还是机械化部队,对芬兰来说都是处于绝对优势的。因此苏联当局原本计划,在几周之内就结束战斗,占领整个芬兰。
结果,斯大林懵了。双方打了3个多月,苏联不仅没有把芬兰给打下来,自身的战损,居然是芬兰的4倍以上。
这日子没法过了啊,看样子不打下芬兰,苏联的老脸真的没地方搁了。看看德国,风卷残云地吞噬着欧洲大陆,可苏联却连芬兰都啃不下来,斯大林内心五味杂陈。
芬兰没输为什么要割地
苏芬战争维持了105天左右,芬兰直到最后一刻,其实都没有战败。但是如果战争继续这么打下去,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实际上芬兰不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因为芬兰的体量,和苏联完全没法比。双方即便打成了1比4的状态,芬兰依旧没那么多人可以够苏联消耗的。
那时候苏联有1.7亿人,而芬兰只有400万人。苏联光军队就有超过300万人,约等于整个芬兰的人口了,这仗怎么打?完全没法打。
所以即便芬兰在战场上,暂时取得了一定的优势,让苏联吃了大亏。但从长久来看,为了芬兰这个国家能够继续存在下去,认输恐怕是唯一的出路。
成年人不应该随便置气,芬兰基本没有任何外援,纯粹靠自己那点人口和武器,与强大的苏联鏖战,孰胜孰负一目了然。
提到外援的事情,当时英法等同盟国的确有援助芬兰的打算,但需要从瑞典走。而德国直接对瑞典下达通牒,只要同盟国从你们那儿走,那德国会立刻对瑞典发起进攻。
而英法等国也不是真的为了援助芬兰,就考虑和苏联正面交锋,他们只是想借此机会,控制挪威北部的铁矿,以免德国拿到这里的资源。
瑞典本身派遣了8000多志愿军参战,但是在得到德国的通牒后,也就没有继续派遣更多人马援助芬兰了。所以芬兰相当于孤立无援。
在这种情况下,芬兰只好选择主动与苏联进行谈判。谈判结果是,芬兰需要割让4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芬兰当时十分之一的领土给苏联,而且多数都是战略要地。
苏联:我们大国都是需要台阶下的
苏联当时也是骑虎难下,打下去吧,苏联不知道还要搭进去多少军队,当时苏联已经死伤了接近40万大军。不大下去吧,苏联这个大国的老脸没地方搁。
其实斯大林要的就是一个台阶,这不,芬兰准确把握住了这一点,主动递上了台阶,斯大林这才勉强接受。
只不过,芬兰的代价太大,除了丧失十分之一的领土之外,很多战略要地都被苏联把持着。比如说卡累利阿、维堡、芬兰湾里的4个岛、雷巴奇半岛等。甚至连汉科半岛都租给了苏联当海军基地了。这地方犹如一把利刃,随时会插入芬兰的心脏。
等于说,苏联掌握了随时可以处置芬兰的战略要地,是否真的要灭掉芬兰,也就不太重要了。所以说芬兰和苏联之间的矛盾可大了,等到苏德战争的时候,芬兰自然是加入德军这一方,与苏联交战的。
哪怕到了现代,芬兰虽然此前一直秉持中立国的态度,但发现俄乌战争爆发后,俄国极有可能染指芬兰,以防芬兰加入北约,索性他们也就提前放弃了中立国的身份,加入了北约。没办法,被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