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整省改革试点任务,承担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国家试点任务。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江苏农业农村生产力,202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35.6亿元、居全国第6位。9月1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十八场——“深化农村改革 赋能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专场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江苏农业农村生产力,202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35.6亿元、居全国第6位。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7.6%的蔬菜、3.4%的肉类、6.6%的禽蛋和7.4%的水产品,实现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总量平衡、口粮自给、调出有余。粮食面积连续14年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总产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单产连续7年保持增长,去年全省水稻亩产历史性地突破了600公斤。
今年以来,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主要表现为“三增、三快”:“三增”就是夏粮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全省夏粮面积3738.2万亩,比上年增17.4万亩,单产382.7公斤/亩、增4.5公斤,总产286.1亿斤、增4.7亿斤,夏粮总产再创历史新高。“三快”就是农业重大项目落地快、乡村建设推进快、农民收入增长快。1—8月份新开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153个,完成投资876.9亿元,开工率93.1%;投入27.2亿元推进和美乡村及片区建设、薄弱村运维管护等,持续改善农民生活品质;全省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3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2133元,提高到2023年的30488元,年均增长8.7%。今年上半年达到17415元、同比增6.5%,城乡居民收入比2:1,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目前,江苏超10亿元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200多个,获批建设中晚熟大蒜、苏系肉鸡、小龙虾、优质稻米、生猪等5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79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小特产”逐步形成县域富民“大产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1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150家,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4万个,联农带农促农增收效应日益显现。
给全省1000多万承包农户吃下“定心丸”,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从2024年开始至2028年,江苏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将陆续到期。按照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部署要求,我们积极承担全国延包试点任务。2020年启东市6个村民小组成为全国第一批延包试点单位;2021年泰兴市、泰州市高港区分别安排3个村开展延包试点;2023年泰兴市、泰州市高港区试点单位扩大到整县,泗洪县两个乡镇也同时被列入整乡镇试点;2024年,南京市浦口区等11个县(市、区)和淮安市洪泽区蒋坝镇等8个镇(街道)又被列入全国延包试点地区。目前,我省共承担了4批全国延包试点,涉及13个整县(市、区)、8个整乡镇(街道),其中泰兴市和泰州市高港区已基本完成整县试点任务,超过95%的承包农户签订了延包合同。
我们将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延包试点,给全省1000多万承包农户吃下“定心丸”。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以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到期为起点再延长承包期三十年。二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延包试点工作规程要求开展工作,确保程序和成果都合法有效。把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贯穿于试点工作始终,鼓励农民集体在法律政策范围内因地制宜探索延包具体路径和办法,重大事项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推动海洋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去年,省政府发布《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将海洋渔业作为海洋十大产业之一,并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推动海洋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围绕“一个规划”,组织启动编制工作,强化规划引领;围绕“一个当家品种”,加强科技支撑,推进海水“一条鱼”新品种研发联合攻关;围绕“一批重大项目”,与连云港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近海牡蛎养殖、深远海绿鳍马面鲀全产业链、海洋牧场装备制造基地、渔港经济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打造海洋渔业产业园、渔港经济区等一批产业平台载体;加强主体培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鼓励金融保险支持,通过政策引导;通过多学科联合、协同攻关,着力突破水产良种选育、海洋牧场建设、深远海装备制造等关键技术问题。加强海洋渔业成果转化推广服务,强化沿海盐碱滩涂改良应用,扩大渔业发展空间。
力争到2035年,将1.1万个行政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目前,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提升到56.4%,纳入国家监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已整治完成103条、治理率达86.6%,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超过90%,1.6万多个行政村全覆盖组织实施了村庄清洁行动,一批行政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村户厕改造、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为切入口,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快补齐水电路桥气网等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农村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力争到2035年,将1.1万个行政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群众就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宇轩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