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车载背光模组龙头企业伟时电子(605218.SH)股价五连板后大跌三天,受市场关注。
9月11日,伟时电子股价在两天连续跌停后,再大跌8.74%,三天累计跌幅达26.07%。在此之前,伟时电子曾录得五连板,K线图显示,9月2日至9月6日,5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涨至27.12元/股,涨幅61.05%。
9月6日晚间,伟时电子曾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称公司关注到有媒体对于VR相关的报道,公司自身不生产VR终端产品;公司关注到有媒体对于空中成像相关的报道,经自查,公司不生产空中成像的相关产品,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业绩方面,2024年上半年,伟时电子实现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36.47%;归母净利润为1931.26万元,同比下滑47.11%。
虽然公司营收增长,但增长质量并不高。需要注意的是,截至6月末,公司的应收账款增至4.75亿元,占营收的比例进一步升至53.41%,存应收账款收回风险。
9月股价坐“过山车”
9月以来,伟时电子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受到关注。
K线图显示,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收报16.84元/股。自9月2日开始,伟时电子股价连续5个交易日录得涨停,截至9月6日收盘,伟时电子股价收报27.12元/股。粗略计算,5天股价上涨了61.05%。
不过,五连板后,公司股价却连续两天跌停,9月11日,伟时电子股价再大跌8.74%,最近三个交易日又跌去了26.07%,但较8月末还是上涨了19.06%。
9月11日,伟时电子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表示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没有发生重大调整,生产和销售等情况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生产经营秩序正常。
据了解,伟时电子公司主营业务为背光显示模组、液晶显示模组、智能显示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9月6日,伟时电子曾公告称,公司关注到有媒体对于VR相关的报道,公司自身不生产VR终端产品;公司关注到有媒体对于空中成像相关的报道,经自查,公司不生产空中成像的相关产品,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公司称自身不生产VR终端产品,而公司主要产品背光显示模组,下游客户主要为液晶显示器生产商以及国内外Tier1、Tier2供应商,产品主要用于车载领域及VR等消费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背光显示模组实现营收6.86亿元,营收占比为77.09%。
此外,上半年,公司的智能显示组件和液晶显示模组实现营收分别为8101.16万元、6278.79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9.11%、7.06%。
根据半年报,伟时电子的终端应用车厂包括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戴姆勒、福特、通用、丰田、吉利、比亚迪等。
虽然伟时电子的客户众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客户集中度较高。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的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为4.8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4.45%,公司主要向天马、夏普、JDI等车载液晶显示器件生产商供应产品。
上半年增收减利
公开资料显示,伟时电子成立于2003年9月,2018年6月完成股份制改制,2020年9月28日登陆资本市场。
业绩方面,IPO之前,公司的业绩并不稳定,大起大落。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15.58亿元,同比微增5.62%;归母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大增166.14%。不过,2019年,公司的业绩双降,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04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21.01%、-24.99%。
上市之后,公司的盈利能力两连降。2020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02亿元、12.01亿元,同比变动-10.45%、8.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2亿元、0.52亿元,同比下降21.52%、35.86%。
不过,到2022年,受益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增长趋势,以及车载显示市场规模继续提升的影响,公司业绩大幅提升,实现营收13.59亿元、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8%、83.49%。虽然其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但仍未回升至上市前的水平。
2023年,伟时电子业绩双增,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8亿元、1.18亿元,同比增长15.38%、22.74%。
但到了2024年,伟时电子的业绩再次承压。
8月28日晚间,公司发布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9亿元,同比增长36.47%;实现归母净利润1931.26万元,同比下降47.11%;扣非后净利润1657.12万元,同比下降48.50%。
对于营收的持续增长,伟时电子表示,主要系本报告期背光模组、智能显示组件新增量产数款产品,营业收入增长。不过,由于该类新增量产产品生产仍处于爬坡阶段,其分摊固定成本、人工成本较高,毛利率低于公司其他成熟量产产品,从而拉低了整体业务毛利率水平。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12.65%,较2023年同期的17.86%大降5.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司的净利率也从2023年同期的5.6%降低至2.17%。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虽然营收实现较高增长,但与此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也攀升至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公司的应收账款增至4.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73%,占营收的比例高达53.41%。财务相关人士表示,应收账款的快速增长,不仅增加了公司的坏账风险,还可能导致公司资金回笼速度放缓,加大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