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倪内史,带经锄平畴。”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焕章《御史大夫倪公宽》诗中的名句,表达了对先贤倪宽的敬意。安徽省太和县倪邱镇是成语“带经而锄”的发源地,因西汉御史大夫倪宽墓在此而得名。西汉武帝时期,倪宽曾在此读书为官,减免赋税,体恤民情。倪宽死后,当地人葬其衣冠于此,今存有“倪谷堆”,“谷堆”即丘。清时,避圣人讳,变“丘”为“邱”。2018年2月,太和县倪邱镇被列入第五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名录。
倪宽雕像
携经而读,荷锄而耕
倪邱镇历史悠久,倪邱镇起名来源于倪宽,现存有倪谷堆、经锄楼、倪公祠等建筑群,1981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锄楼为倪宽幼年读书处,后人为纪念他“勤奋好学、待民宽厚”,于明嘉靖年间建此方形两层小楼。“经锄楼”三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巘手笔,清乾隆四十年又在此建“经锄书院”。倪宽的勤勉好学,激励着后人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力拼搏。而“带经而锄”这一典故,也因此成为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常用成语。康熙皇帝也曾取自“带经而锄”的典故,御书中堂“带经堂”三个笔力遒劲的大字,赐给刑部尚书、诗人王士禛,鼓励其好好学习。清朝诗人吴汉腾诗云:“古墓嵯峨祠宇新,祠边楼影占芳津。凭栏欲问经锄地,唯有当时月照人。”
倪宽(公元前169年-公元前103年)又名儿宽,字仲文,公元前169年生于山东省广饶县石村镇倪家村。公元前153年,倪宽家乡洪水泛滥,16岁的倪宽和母亲一起加入了逃荒的人群,流落到汝南郡细阳县(今安徽太和县)才安顿下来。倪宽和母亲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时光,在细阳,倪宽有幸拜当地名师柳林先生为师,学业精进不少。细阳曾留下倪宽的青春岁月,也帮助他们母子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所以倪宽对这个地方充满了特殊的感情。倪宽随母曾在茨河南岸读书,因家境贫寒,常从稼穑之事,做农活时就把儒家经典书籍系在锄柄上,不废耕读;晚上仍旧学至深夜,现存于倪公祠内的千年古柏树干上有一个类似灯台的结疤,相传就是倪宽夜间读书放置灯烛的地方。因此,“带经而锄”的美丽故事就流传下来,是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勤工俭学的先贤。人们为了纪念倪宽,在他跟柳林先生学习经书的地方建起了经锄楼。
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方志有记载,太和“八景”其五为锄经映月。倪邱原为倪宽读书与为官赈灾之地,其墓位于倪邱茨河故道东岸,习惯称“倪邱谷堆”,后人在谷堆上建有倪公祠。祠有正殿三楹,中塑倪宽像,殿前三楹为课最堂,东侧有取“携经而读,荷锄而耕”之意命名的经锄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重修,楼下河水迂回,佳木葱翠。美其名曰:经锄映月。
苦读经书,名闻天下
倪宽,古书中又写作兒宽。倪宽晋升御史大夫同年,把兒字加个“亻”旁,正式改姓为“倪”,因此,倪宽也被后世倪姓尊为一世祖。倪宽高高的个头,宽宽的面颊,憨厚的表情,诚恳的姿态,柳林先生第一次见到就很喜欢,想收他为弟子,但为了更好地培养他就有意对他进行了多次考验。第一次,倪宽要拜先生为师,先生则说我是一个农民,种庄稼要为土地上粪,倪宽听完后就拿起木锹去出粪,不嫌脏不怕累,手磨破了直到把一窖粪出完才上来。第二次,要拜先生为师,先生又说我们为了生活要下河捕鱼,倪宽听后拿起渔具马上下河,腿划破了,鲜血直流也不上岸,直到捕满了一篓子鱼才上来。第三次,倪宽又要拜先生为师,先生说地里庄稼长草了,要去锄地。倪宽二话没说,扛起锄头就跟先生下地,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身上起了水疱,直到把那块地锄完。先生被他的真情所感动,就收他为弟子,四个寒暑学好经书回到故乡。当时皇上急需五经博士,令各郡选取青年入京。倪宽在郡试中被选定送到京城长安,经过考试做了掌故。
史书记载,公元前126年倪宽经考试做了廷尉文学卒史,当时的廷尉是张汤。张汤素有酷吏之称,所用之人,都是些善于施用严法酷刑的人。倪宽为人温良清廉,不善于动武,所以在廷尉府以不熟悉刑律为名不被重用,被派到北地管理畜牧数年。他勤恳从事,牛羊喂得膘肥体壮,账目做得清清楚楚。有一次回廷尉府送材料时,正遇廷尉府有疑案未决,几次奏报,均被驳回。倪宽把畜牧簿册交代完毕后,不一会儿来到大家面前说我写了一篇奏章,你们看如何?大家看后说写得好。这时正赶上廷尉上朝,有人把倪宽写的奏章交给了他,他看后也说写得好,上朝呈给了皇上,汉武帝看后大悦,问出自何人之手?张汤说是本府文学卒史倪宽。张汤回到廷尉府后就宣布倪宽为奏谳掾。倪宽在廷尉府期间,说服张汤和廷尉府官吏学习经学,减轻刑罚,伸张正义,惩处邪恶,成绩卓著。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张汤做了御史大夫,推荐倪宽为侍御史,掌握纠察举荐官吏之权。汉武帝召见倪宽,让他讲论经学。倪宽引经据典,讲得非常精辟透彻。汉武帝大悦,提升他为中大夫,专管朝廷议论之事。后来,倪宽升任御史大夫,公正廉明,名闻天下。
经锄楼
清廉无私,一心为民
一年,汝南郡细阳县茨河沿岸发生水灾,地方官奏报后,皇上紧急拨款赈灾,可下拨粮款多被地方官吏侵吞,土豪劣绅则趁机囤积粮食,最后分到百姓手里的粮食寥寥无几。倪宽得知此事后,主动请旨前往查办。据《太和县志》记载,倪宽率众到达安徽后,为避免打草惊蛇,命一路人马抬轿从陆路向细阳进发,自己却率少数人从水路前行,沿途获得了大量细阳县令贪赃枉法、侵吞赈灾粮款的证据。随后把细阳县令当堂革职查办,一审结案。接着下令开仓放粮,并将知县贿赂的千两黄金给当地兴建学堂。当地百姓感其恩德,就在茨河边(倪邱镇)建起了倪王庙和经锄楼,至今遗迹犹存。
御史大夫在西汉是三公之一,负责监察百官,相当于副丞相,所以倪宽也被后人称为汉相。倪宽在御史大夫任上,深得汉武帝信任。倪宽自元封元年为御史大夫,卒于太初二年12月,卒于任上,后归葬千乘老家,而家中贫寒如故,其清廉可知。他任职御史大夫八年,遗有《倪宽》九篇,《倪宽赋》二篇,《封禅颂》等著作。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专章写有《倪宽传》。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取其内容写有《倪宽赞》书法名帖,盛赞汉武帝治国有方,选贤任能,使汉初人才辈出。褚文中所列董仲舒、司马迁、桑弘羊、倪宽、张骞、苏武、霍去病等数十人皆是经国大才,但独以《倪宽赞》为篇名,足见倪宽声望和影响之大。班固《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首次封禅泰山,59岁的倪宽以御史大夫之身随侍左右。封禅之前,汉武帝曾令50多名儒生讨论封禅礼仪,论来论去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最终还是倪宽一锤定音,“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而玉振之,以顺成天庆,垂万事之基”,意思就是群臣讨论无益,这天大的事还得陛下亲自定夺。于是汉武帝听取了倪宽的建议,自制礼仪,并拜倪宽为御史大夫,随侍封禅。
《汉书·倪宽传》记载:“后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历纪坏废,汉兴未改正朔,宜可正。’上乃诏宽与迁等共定汉《太初历》。”通过史料也可以看出,倪宽是《太初历》的主创人员之一,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
“茨流浩浩绕荒丘,磨灭残碑几度秋?千载犹知耕读意,经锄争羡有传楼。”清朝诗人陈以厚作诗赞道。经锄楼下河水迂回,佳木葱翠。倪公祠始建于何年不详,据史料记载是明万历二年知县刘玠重建,清乾隆四十年知县宋丁奇又修。知县每年捐白银20两作经锄书院经费,清同治五年当地人马怀珍重修。经锄楼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见证了倪宽的清廉形象和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官员的勤政为民理念。 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