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时比晒黑更可怕的,是晒伤


图片


通常,我们认为晒晒太阳有好处。但是有一个场景,如何地注重防晒都不过分,那就是军训。


穿短袖,顶骄阳,站军姿,享受着侵略性的阳光毫不委婉地接触着皮肤,后脖颈发着烫。


晚上洗完澡,你感觉脖子后面沙沙地疼。舍友帮忙一看,原来那里已经晒脱皮了。

你回想白天,因为着急出门集合,又觉得后脖颈反正大家一般看不见,晒黑就黑吧,于是那里就没涂防晒霜。

没想到,自己“美白工程”的一时犯懒,皮肤居然直接用“受伤”来抗议?



晒伤晒黑,殊途同归


的确。提起军训和皮肤,大家往往先想到自己归来时煤炭般的肤色。
 
其实,让你从冷白皮精致大学生变成了高仿非洲友人的过程,本质上和前文的“晒秃噜皮”是同一种机制——都是皮肤对紫外线的一种反应[1]。
 
皮肤接触阳光中的紫外线后会发生什么?
 
首先要知道,紫外线中包含的波形有长有短[1]。其中有两个影响皮肤的“始作俑者”——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前者波长是320-400纳米(以下简称UVA);后者波长为290-320纳米(以下简称UVB)[1]。
 
变黑,就是由它们俩联手给皮肤涂上的小(古)麦(铜)色。
 
同学们在阳光下练习“齐步走”“向右转”那几个小时里,它俩分别主导了两种“变黑”模式:一种是由长波紫外线(UVA)主导的“立即变黑”,激活皮肤里已有的黑色素,几分钟就可能有反应;另一种是中波紫外线(UVB)占比更多的“延迟性变黑”,身体生产合成新的黑色素,“变黑的肤色”能坚持好几个月[1]。


图片
在UVA和UVB的共同作用下皮肤内的黑色素增加,增加过程只需要几分钟或几天,但最终效果可能能保持几个月 

如果只有军训的两星期,“晒黑”只是皮肤“因地制宜”应对环境的手段——倒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伤——最多心里憋屈点。

但是晒伤,它的负面影响就明显和直接多了。

当紫外线辐射被皮肤吸收时,它会与皮肤中的某些分子发生反应,释放多种生物炎症物质,如组织胺、前列腺素、溶酶体酶和激肽。这几种物质不仅各自引起人的不良反应,还会互相作用,增加炎症反应的程度[1]。

这一过程UVB是更大的“罪魁祸首”。皮肤通常在被晒后2-6小时后开始显现红斑,24-48小时内达到最严重的地步,并在5天内逐渐消退。这种红斑是由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的,大概跟皮肤被热水烫过的形态差不多[1]。


图片
图为脚踝部分被晒伤而出现大面积红斑的现象 


红斑算晒伤反应的主要表现,随着紫外线辐射的增强,其他的反应也会随之出现。比如相对轻缓的Ⅰ度晒伤,出现水肿和疼痛和瘙痒。
 
一般,Ⅰ度晒伤的症状会在接触阳光4小时后[2]。
 
如果继续晒,红斑和水肿可能加剧形成水疱,有刺痛感——这时候算是进入Ⅱ度晒伤阶段,损伤已经透过表皮层达到真皮层;同时皮肤也会变得格外敏感。甚至在这一阶段不适反应可能不止于皮肤,甚至出现失眠、甚至是发烧、呕吐等等情况[2][3][4]。
 
再然后,大水疱形成、破裂,露出底下的皮肤。愈合过程中,皮肤会脱屑,中度至重度晒伤后皮肤会成片脱落[3]。

图片
各级晒伤影响到了皮肤的不同层级;Ⅲ度晒伤比较少见,一般Ⅱ度晒伤就很严重了 


千里共婵娟 ,但不共紫外线



也许你会奇怪,军训就十几天,真的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吗?

答案是肯定的。
 
其实晒成什么样,和当天的紫外线指数(UV Index)有着直接关系。

当天的紫外线指数代表着辐射的强度,根据通过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高度、云量等的函数得出[5]。

打开天气预报就可以看到紫外线指数,建议大家多注意一下这个指数。指数数字越大,紫外线辐射越强。

一般而言,大家都知道越是烈日炎炎下越晒,数字会越高高,但需要注意——有时候阴天也会有较强的紫外线辐射——总之,该指数数字越大,造成晒伤的所需时间也越短[5]。


图片
天气预报中可以查到当天的紫外线指数(右上角);以昨天的广州为例,即便是阴天依然有不弱的紫外线辐射 / 华为天气

紫外线指数也是暴露在阳光下被晒伤的危险指数:紫外线指数≤2时风险很低,3-5的时候算温和,建议戴个帽子和太阳镜;6-7辐射强度和晒伤风险就算高,此时就建议涂防晒霜了;8-10是非常高,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时应避免在烈日下活动,外出时注意防晒并选择有遮荫的地方;≥11的时候就是极度危险了,此时如果外出时不采取防护措施,出门在门不到10分钟就可能被晒伤[6][7]。
对于肤色分类Ⅱ型肤色的人,如果紫外线指数是3,那么需要近1个小时会Ⅰ度晒伤;但如果该指数是8,那么22分钟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5]。
一般亚洲人达不到肤色分类的Ⅱ型——等级数字越小肤色越浅,也越容易晒伤[8][9]。而中国人一般肤色在Ⅲ或者Ⅳ级,也就是中国人肤色更深,也更耐晒。
更耐晒,意味着达到同样的晒伤程度所需要的能量更多[5]。 


图片
图为Fitzpatrick肤色分类等级 / 默沙东诊疗手册

那如果按国人很普遍的Ⅲ型肤色来算,多久会晒伤呢?根据研究,在紫外线指数达到8的时候,晒40分钟有60%的可能性达到Ⅰ度晒伤,晒60分钟有88%的可能性如此[5]。

而紫外线指数达到10的时候,和阳光的接触在40分钟造成一级晒伤就达到80%;造成二级晒伤的比例在55分钟时达到12%,在60%的时候达到19%[5]。

其实“紫外线辐射强度”受诸多影响因素影响,如海拔、纬度、季节、日晒的时间点(比如应避免10:00-16:00点出门),还有周围是否存在漫反射的条件[3][10]。

当然还受当天天气的影响。但是众所周知:“你若军训,便是晴天”。
图片
军训时一般天气晴朗,且军训时间大多集中在白天,此时阳光较充足,紫外线指数较高

各个高校军训时间一般都差不多,但是不同地区的纬度和气候造成了紫外线强度有很大差异。
 
根据各地区设置的站点收集的光照强度信息来看全国分布情况可知: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辐射强度大,东北、华北和部分华东、华中地区辐射强度较低[11]。
 
如果你恰好在祖国的最南端或西北地区上大学,那么很可能你军训时受到的紫外线辐射天然要比考到东北上大学的高中同学要强得多。
 
比如,针对广州大学生晒伤防护的调查中发现,65.2%女生和 50.0%男生发生过晒伤[13]。
 
还比如,在一项新疆地区的调查中,超过1/3的学生在一年内遭受过晒伤。想想那里66%的日照率,也不奇怪[12]。
 
如果在日照强烈的地区,就需特别注意防晒,以避免出现红斑、水泡、脱皮等晒伤症状。


图片
被晒脱皮也是晒伤的一种常见表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

除了上述的症状,每天暴露于UVA紫外线下还会增加患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就诊次数[14];此外,紫外线强烈的地方还可能导致多形性日光疹,表现为瘙痒性皮疹,包括红斑、丘疹和水疱[15]。



记得涂防晒霜好吗,好的



也许你仍觉得晒伤和自己很遥远。但是,在军训中出现晒伤的比例并不低。
 
比如一次首都师范大学针对北京某高校军训伤病情况统计中,晒伤占就诊的15.9%,位列所有原因的第三名[16]。
 
在另一项针对江西景德镇某高校的统计中,晒伤占军训疾病就诊率的近7%[17];而另一项苏州某学院的军训疾病统计中,晒伤的占比18.33%[18]。
 
而根据前面提到的站点测量数值来看,北京和江西两地还属于全国光照强度偏低的地区。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的军训晒伤会更加普遍[11]。
 
而大家普遍军训时候的年龄(18-19岁)还属于青少年,青少年皮肤更容易被紫外线穿透,受到辐射的影响[12]。
 
可见军训晒伤现象离我们并不遥远。但在无法改变着装物理防晒的情况下,军训涂防晒霜——这一貌似人人皆知的防晒方法,也并没有被大家正确认知和重视。


图片
军帽、长袖长裤的迷彩服都能为皮肤提供物理遮挡,但是裸露的皮肤还是应该做好其他防晒措施 

据针对新疆的一次统计显示,完全了解防晒霜标识意义的学生<20%;37.4%学生从不使用防晒霜,76.9%学生使用防晒霜方法错误[12]。
 
甚至在全国的大学年龄段的人里,防晒霜的使用率低至23.1%;其中男性对防晒霜的使用率低且认知错误也更严重[19]。
 
也许在军训时,大家爱涂防晒霜的意愿会提高。但是根据对于上海的大学生调查发现,如果长时间在室外,会再次涂抹的人只有12%(实际上,如果出门时间长及时补涂是很必要的,军训可以趁着休息时间补涂),而正确涂抹的也只有10%[20]。
 
说白了,注意到要防晒了,但注意得不多。
 
防晒霜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其中添加了紫外线过滤剂(UVFs),阻挡了紫外线的穿透。大家普遍使用的一般是化学性的防晒霜,通过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其他能量(比如热能)消解掉,以此对皮肤细胞起到保护的作用[21][22]。


图片
图为化学性防晒原理 / [21]

作为在军训时无法物理隔离时的最强辅助,防晒霜的重要性超过了大家的想象,它预防了身体受损伤。
 
话说回来,涂了防晒霜不能完全让人“免于变黑”,但是不涂会黑得更彻底。所以它确实能稍许挽留一下“大势已去”的肤色[23]。
 
如果下次再有人质疑你:“防晒霜到底有什么功能在啊?防晒霜到底哪好啊?”的时候,记得坚定地继续涂完。
 
别忘了耳后方和后脖颈。


[1] Kaplan, L. A. (1992). Suntan, sunburn, and sun protection. Journal of Wilderness Medicine, 3(2), 173-196.

[2]Lewsley, J. medicalnewstoday.(2021). sunburn-severity:What to know about first and second degree sunburn.

[3]Leach, J. (1983). Sunburn: Effects and management. Pediatrics in Review, 5(1), 13-17.

[4] Cleveland Clinic. (2024).Sunburn.

[5]Sánchez-Pérez, J. F., Vicente-Agullo, D., Barberá, M., Castro-Rodríguez, E., & Cánovas, M. (2019). Relationship between ultraviolet index (UVI) and first-, second-and third-degree sunburn using the Probit methodology. Scientific reports, 9(1), 733.

[6]Forefront Dermatology. (2017). UV Index: The Sun Safety Scale.

[8]Chan, I. L., Cohen, S., da Cunha, M. G., & Maluf, L. C. (2019).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of Asian sk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58(2), 131-143.

[9]Chung, J. H. (2001). The effects of sunlight on the skin of Asians. In Comprehensive Series in Photosciences (Vol. 3, pp. 69-90). Elsevier.

[10]Guerra, K. C., & Crane, J. S. NCBI.(2023).Sunburn.

[11] Hu, B., Wang, Y., & Liu, G. (2007). Ultraviolet radiation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from the ground-based measurements taken in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41(27), 5707-5718.

[12]郝树媛, 王俊兴, 王甲莉, 吕菊英. 新疆某市青少年紫外线防护知识及行为的调查[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4, 53 (01): 23-26.

[13]马少呤,程军平,梁慕兰,等. 广州大学生对日晒防护的认知情况调查[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4):281-283.

[14]Gu, H. J., Peng, L., Jiang, W. C., Tan, Y. M., Zhou, G. J., Kan, H. D., ... & Zou, Y. (2021). Impact of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on daily outpatient visits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Shanghai,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8, 18081-18088.

[15]Chen, Y. A., & Lee, J. Y. Y. (2013).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solar dermatitis, a pinpoint papular variant of 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 in Taiwa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112(3), 125-130.]

[16] 魏翠荣.(2017).大学新生军训中发病情况分析及问题应对.中国社区医师(21),75+77.

[17] 胡丽娣.(2019).军训期间大学生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医学食疗与健康.

[18] 蔡伟芬.(2018).军训期间常见疾病及防治对策.轻工科技(12),118-119.

[19] Stephens, P. M., Martin, B., Ghafari, G., Luong, J., Nahar, V. K., Pham, L., ... & Sharma, M. (2018). Skin cancer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among Chinese population: a narrative review. Dermat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8(1), 1965674.

[20] 郭志丽, 顾军, 毕新岭, 陶苏江, & 李慧. (2010). 上海地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日光照射及皮肤防护认知的随机抽样调查研究.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3(4), 203-205.

[21] Santander Ballestín, S., & Luesma Bartolomé, M. J. (2023). Toxicity of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nents in sun cream filters and their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 review. Applied Sciences, 13(2), 712.

[22] 高于淼,陈亿鑫,魏嘉欣,于军洁 & 王云侠.王国保卫战——皮肤携手防晒霜共进退.大学化学1-7.

[23]崔文广, 佘媛媛, 张琳, 王丽娜, 胡康容, 徐慧青, & 周利红. (2022). 不同防晒方式对日光紫外线防护效果观察. 环境卫生学杂志, 12(6), 458-462.





来源:答案如下